为贯彻落实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持续推进长沙县海绵城市建设,长沙县以遵循生态为本、自然循环、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在实现城市建设模式转型过程中,合理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施项目建设。近日,长沙县住建局对我县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了梳理。
以“中建悦和城”为例,该项目按照海绵城市技术要求,实施多项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包括雨水综合利用系统,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其效果明显。其中采用的雨创牌雨水收集系统可实现的效果有:一是回补地下水,缓解地面沉降;二是缓解水体的面源污染;三是缩小城市雨水管网规模,减少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等效果。
据初步统计,长沙县目前在建小区项目中,正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实施的有新城悦隽商住小区、碧桂园 翘楚棠项目、中梁长沙县001地块、北京师范大学长沙附属学校空港城校区、金地艺境花园等6个新建小区,建筑面积达131.5万平方,正在计划实施海绵城市建筑面积达118.7万平方。
长沙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沙县今后将继续按照市政府的《长沙市民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管理办法》长政办发〔2017〕53号文件的要求,对政府投资的办公建筑、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建设项目,以及社会投资10万平米以上的小区项目,必须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在设计阶段中对海绵城市进行专篇设计,并在建设和验收时候按照规定认真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