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凯军
6月12-13日,由E20环境平台主办的“2020(第十八届)水业战略论坛”在北京举办。和讯网对论坛进行全程图文报道。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凯军在主题演讲表示,目前我国实际污水处理率不到50%。
简单来说,污水处理问题还需要持续的投入,才能解决全收集、全处理的问题。从北京经验看,目前实际污水收集、处理率仅仅到50%左右,污水处理仍然需要投资1万亿以上。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张波曾表示,黑臭水体整治涉及大量投资,光污水管网就有一万亿元的缺口。估计雨污水管网超过2万亿。而从国际上看,雨水处理流量是污水处理量的2-3倍,虽然是一级处理,仍然是几千亿级的投入。
按目前情况来推算,要彻底解决我国城市污水和面源污染的问题,总计大概需要3-5万亿投入,这可能需要几个3-5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可谓任重道远。
到2025年,末端处理我们能不能解决断面达标的考核,溢流污染的问题。我国是在80%、90%的溢流污染没有控制的情况下,想用海绵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解决溢流污染问题,这个路径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从技术上来讲,最早用的沉淀技术,到后面用的加载澄清,中国很多企业都在搞一些技术。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呢?自然沉淀,负荷1-2,通过加载澄清以后,它的负荷能提高几十倍,一般负荷能到30-40,都是用这样一些技术来解决一级处理的问题。这样一个处理方式面临下一步的问题,我们国家解决溢流污染到底是初级处理还是二级处理。如果我们环境考核考核的是断面的话,我们就不仅仅是悬浮物,我们真正不达标的东西是断面的水质要求。
此外,如果按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氮磷COD的指标,按我们的截流率来计算,现在我们规范规定1-3倍的截流率,即使混合以后,溢流的污水也达不到了断面一二三四五(002195,股吧)类的标准,所以溢流污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