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泯沟水清了,景美了,河水还能灌溉、养鱼,太好了!”近日,记者走进通州湾示范区的大乐村,每隔几百米,就能看到一条水清岸绿的泯沟,河道沿线老百姓交口称赞。
谁能想到,两个月前,这里还是村民怨声载道的一条条“臭水沟”,泯沟没有水,周围没有路。老人家们时常怀念起记忆中的家乡——家家傍水的南方水乡风格。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石勇介绍,通州湾原是大海与滩涂,在清末状元张謇的带领下,填海造陆,并每60米开挖一条泯沟,最终形成了那个阡陌相交、方正规则的棋盘式特色乡村。
然而,因长久未治理,畅通清澈的泯沟被芦苇垃圾覆盖,涵洞堵塞、河道淤积,特色乡村风貌被破坏殆尽,令群众纷纷扼腕叹息。
怎么恢复村庄水系网络,彻底解决泯沟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是通州湾开展水环境整治工程的关键点,也是难点。
2019年,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多次专题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高位推动,采取更加细致、更加渗透的方式,扎实推进水环境整治工程,有序恢复村庄水系网络,切实打好农村污水处理攻坚战,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从拆违、清淤到绿化,村委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每周总结进展并研究部署下周工作,村干部积极带头,党员大力支持,帮助协调、处理矛盾。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大乐村405条泯沟全部疏浚完毕。
既要整治,又要融入村民生活,并不简单。为此,大乐村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村规民约,落实各村民小组泯沟的后期维护、管理工作,同时聘请了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对水环境进行监督,落实水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大乐村是通州湾水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其他9个村。
据悉,2020年,通州湾将在剩余的18个村全面实施水环境整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