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2020年1月16日讯 昨日下午,深圳市水务局召开2020年全市水务工作会议,总结2019年水务工作,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记者从会上获悉,2019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0.62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下降至7.93立方米,全国领先。
深圳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礼卫指出,2019年是深圳水污染治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市水务系统紧紧围绕“水污染治理决战决胜”这一核心任务,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以碧道规划建设为契机,以智慧水务建设为着力点,扎实推进治水管水护水,水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水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在城市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整治河道120公里、易涝点35个,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特别是水污染治理实现历史性转折。2019年,全市159个黑臭水体、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五大干流考核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V类及以上标准,大沙河、坪山河等一大批河流成为城市新的风景线。深圳治水成效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成功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年完成治水投资530亿元,是整个“十二五”的3倍,创下历史新高;基本补齐了雨污分流管网、污水处理能力的历史欠账。
碧道规划建设高点开局,2019年共开工建设16个碧道试点项目,开工建设了茅洲河碧道试点段项目(宝安段)先行示范段2.1公里、500米杨梅坑示范段样板工程。大沙河生态长廊惊艳亮相,成为“让河流回归自然”生态河流典范;海绵城市和节水型城市建设取得新成绩,顺利通过海绵城市国家试点年度绩效评价。
2020年是深圳水污染治理成效巩固管理提升年,也是打造生态美丽河湖新时代的第一年。据悉,今年全市水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27条入库支流达到IV类标准,入海河流达到V类标准,用水总量控制在20.8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同比下降3%,完成治水投资(含碧道建设)3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