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日,宝安区召开总河长会议暨茅洲河(宝安段)河长工作会议,传达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来宝安调研时的指示要求,听取“1130”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年末工作方案及2020年建设计划、茅洲河(宝安段)干流及一级支流达地表水Ⅴ类推进情况、茅洲河(中下游)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记者从宝安区水务局了解到,根据水质监测,全区61条河流实现“零干河、零黑臭”。
61条黑臭水体已稳定消除黑臭
近日,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带队调研茅洲河治理工作,对宝安水污染治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宝安茅洲河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张波要求,宝安要对标国际一流,进一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治水工程建设;要加强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建设生态修复系统,打造“水下森林”;要下“笨功夫”,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让宝安治水工作再上新台阶,成为全国典范。
目前,宝安区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水质监测显示,宝安区61条黑臭水体已稳定消除黑臭,实现“零干河、零黑臭”目标。374个小微水体中,266条排水渠涵已有224条基本完成溯源纳污,176条达到验收销号标准;108个小湖塘库中,已有98个达到验收销号标准。
接下来,宝安将按照“全面截污、全程分流,全面清淤、生态修复,全面补水、活水保质”的“三全治理”基本原则,继续深入实施老旧管网修复改造及清疏、正本清源改造,反复溯源纳污,开展生态修复、常态补水等工程措施,结合排水管理、面源污染管控等管理措施,确保2020年雨季水质达标。
茅洲河一级支流中10条达到地表V类水
根据市生态环境局11月下旬水质监测数据,茅洲河11条一级支流中,10条达到地表V类水。宝安区委书记姚任指出,宝安茅洲河水污染治理工作已经取得非常了不起的阶段性成果,他代表区委区政府感谢全体宝安治水实施、参与、支持者的共同努力。
姚任强调,要谦虚谨慎、铆足干劲继续大干特干,不折不扣完成全部治水目标,认真全面梳理、排除治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按照“想得到、看得到、做得到”的工作思路和“巴掌大的黑臭水体都不能有”的工作要求,实打实完成任务、巩固成果,大空港片区要未雨绸缪,提前计划安排明年年初雨季防涝排涝工作。
下一阶段,要重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宝安各街道、各部门要加强联动,环保、城管、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要制定科学标准和路径,最大限度杜绝面源污染;治水工程是终身有责的“良心工程”,各工程单位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时间检验;遇到需多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治水有关单位要积极协调上报,强力推动落实,宝安各街道、各部门要全力支持治水工程施工,尽一切努力为治水工程扫除障碍。
建管并重
确保2020年雨季水质达标
接下来,宝安将按照“全面截污、全程分流,全面清淤、生态修复,全面补水、活水保质”的“三全治理”基本原则,继续深入实施老旧管网修复改造及清疏、正本清源改造,反复溯源纳污,生态修复、常态补水等工程措施,结合排水管理、面源污染管控等管理措施,确保2020年雨季水质达标。
通过系统梳理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进一步查找管网覆盖盲区,全面修复瓶颈管、缺陷管、接驳管、破损管,全面冲刺老旧管网修复改造;反复开展“溯源纳污”,实现污水不进明渠,也不进暗涵及支汊流;开展小区正本清源查漏补缺,逐一排查雨污分流情况,发现存在遗漏及雨污混流的,立即纳入改造;大力开展“清污分离”,打开总口截污设施,剥离生态基流,解决外水入污问题等工程措施全面截污、全程分流。
同时将持续开展河道清淤及暗涵清淤;加快探索研究生态修复实施路径,推进河湖护岸修复改造,丰富河湖内生境类型,对有条件的河流实施河渠复明工程,逐步恢复河流自然特征,实现全面清淤、生态修复。在补水和活水保质方面,坚持涨关退开的原则,加强水闸的启闭调度,增强水体交换,同时确保全区河流实现常态补水。
姚任做客“民心桥”
与市民互动
1、基本形成雨污分流两套系统
12月3日,宝安区委书记姚任率区水务局、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区教育局、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宝安交警大队等单位负责人做客“民心桥”节目。围绕“全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鸥鹭齐飞的美好家园”主题,与市民听众互动交流。节目中,姚任还向市民听众介绍了宝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中村综合治理以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工作。
姚任着重介绍了宝安水污染治理工作。他表示,宝安是深圳水污染治理的主战场,把治水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一切工程都必须为治水工程让路”,全国首创“高强度持续投入、全流域系统治理、大兵团联合作战”的宝安模式,近4年里投入400多亿元,基本补齐了过去40年的历史欠账,新建成雨污分流管网3976公里,全区雨污分流管网总长度达14125公里,基本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雨污分流两套系统。
2、目前全部河流已稳定消除黑臭
姚任在“民心桥”节目上表示,治水工作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通过良好的沟通,获得了绝大部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宝安经受住了治水的“阵痛”,目前全部河流已稳定消除黑臭,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鸥鹭齐飞的城市新景象已初显容貌。
“以茅洲河为例,这样一条过去以‘黑臭’闻名的河流,经过治理,一样能还市民一片水清岸绿。”姚任表示,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治理,茅洲河实现了华丽蝶变,去年就作为广东省“6·5”世界环境日主会场举办了龙舟赛,今年再一次成功举办龙舟赛,广受好评。
今年10月,茅洲河水质达到了地表V类水标准,提前达标;11月11日,中央电视台在系列纪录片《美丽中国》第一集——《清水绿岸》中,以逾7分钟篇幅介绍茅洲河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