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海绵城市”建设 三亚主城区13个易涝点逢雨不淹了
“海绵城市”建设 三亚主城区13个易涝点逢雨不淹了
发布日期:2019/12/5 12:19:27

 

 

 

  三亚市迎宾路、凤凰路交叉口,进行“海绵化”改造前后对比图片。右图为改造前,左图为改造后。 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三亚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

 

  三亚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北部峰峦连绵,南部平原沿海岸呈东西分布。该市境内有中小河流10条,其中东、西两条河穿过市区,并交叉南汇于南边海,北汇于中岛端,自然岸线曲折多变,上游水网纵横交错。这样的地形特征,容易产生城区内涝。

 

  为此,三亚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其中试点区域面积20.3平方公里。目前,该市主城区已消除易涝点13个,完成治理黑臭水体4个。

 

  近年来,三亚市坚持政府驱动、规划引导、示范带动的方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全市域推广、全流程管控、全社会参与的推进模式,下“绣花功夫”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集中力量打造城市亮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3方面原因导致城区易涝

 

  滔滔洪水,淹没了三亚吉阳区迎宾路中信大厦前的交叉路口,不少轿车熄火停下,而骑电动车的市民无法前行,只好下来蹚着齐膝深的水,推着电动车步履维艰。面对这种混乱局面,众多交警像灯塔似地矗立在洪水中指挥交通……这是3年前台风、强降雨来袭时的一幕。

 

  像这样的情景在三亚主城区并不鲜见,被人们戏谑为“在城市看海”。

 

  是什么原因导致城区出现这么多易涝点?

 

  据了解,主要有3方面原因:

 

  其一,从地图上看,三亚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这样的地形,一旦有一处被淹被堵,就像被卡住脖子似地导致水流不畅。

 

  其二,三亚的地形,挤压着城市发展的空间。这种客观条件和飞速发展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给填占湖泊、湿地等作为商务用地的想法和做法带来冲动,从而导致内涝的恶性循环。

 

  其三,在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排水管网及设施建设滞后、可调蓄超标雨水的空间缺乏、保护环境意识薄弱等多方面原因,三亚城市排水不畅、台风季节内涝、水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逐渐显现。

 

  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三亚,每年都有众多国内外游客纷纷来此观赏游玩。但城市排水不畅、台风季节内涝、水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逐渐显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三亚的城市形象。

 

  城市生态系统全面恢复

 

  然而,如今的三亚,经受了多场台风和强降雨,“在城市看海”的情景并未重演。

 

  似乎是一夜之间,三亚城市内涝点基本消除、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显着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曾经,经常雨后堵车的三亚凤凰路、迎宾路,如今大雨后却不淹不堵。同时,这些路段的分车带、人行道及外侧绿带,长满了棕榈科植物、花灌木等多样观赏植物,道路景观性强。

 

  三亚已全面恢复城市生态系统,新增绿地面积约68公顷,新增生态岸线约7.8公里,新增水域面积约3.5公顷。该市的黄嘴白鹭、海南山鹧鸪等珍稀鸟类数量明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三亚东、西河目前已出现约1000只黄嘴白鹭,生物多样性增强。

 

  被誉为“三亚绿肾”的东岸湿地公园,曾经是污水横流之地,如今却呈现出草木葳蕤、湖水清澈、鹭鸟依依的景象。早晨和傍晚,许多市民和游客在该公园散步、跑步、唱歌、跳舞……

 

  不仅如此,三亚河全段、腊尾山塘、鸭仔塘已消除黑臭现象,且水质相较于“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前得到明显提升。

 

  美丽转身背后有多道推力

 

  是什么力量,让三亚主城区的13个易涝点像被拔钉子似地拔除?

 

  是什么力量,让三亚逢雨必淹必堵的多条路段变为不淹不堵?

 

  这就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力量!

 

  何谓“海绵城市”?

 

  这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建设中,要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2016年以来,三亚市被纳入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积极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

 

  那么,三亚是如何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

 

  近3年来,三亚“海绵城市”建设朝着“四个着力”推进。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力打造稳定的水生态系统。该市构建以东岸湿地公园、金鸡岭桥头公园、白鹭公园为重要生态核心,以凤凰岭、虎豹岭为生态屏障,以三亚东河和三亚西河为水系生态轴,以城市大型开敞空间、绿地、湿地为重要节点的“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命共同体”。

 

  ——点面结合,着力改善突出的水环境问题。该市采取构建雨污分流体系、新建污水管网等工程措施,排水体制方面主要针对部分截流式合流制的老城区、城中村,近阶段结合棚改项目建设时序,逐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其他有条件进行改造的片区均按分流制实施。

 

  ——多段分解,着力降低长期的水安全隐患。上截,将金鸡岭山体雨水截流至东岸湿地和三亚西河,不进入城市建设区;中蓄,利用东岸湿地、抱坡溪湿地、腊尾山塘、山水国际山塘等多个湿地山塘等水体调蓄;下排,对部分地势低,难以靠自流排出、且竖向标高改造困难的区域点,采用雨水泵站强排。

 

  ——两水共治,着力保障缺乏的水资源问题。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每年收集到的雨水量可以满足区域绿化和道路用水需要;实现了再生水的资源化利用,将荔枝沟水质净化厂等处理达标的中水,既用于河流生态补水,又形成局部分质供水系统,将其回用至城市杂用水。

 

  “四个着力”发挥协同效应,呵护三亚“海绵宝宝”初长成。

 

  随着三亚“海绵城市”的不断推进,浪漫鹿城的“海绵宝宝”一定会出落得更加靓丽!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呼和浩特市开展雨水排放口专项整治行动
水利部部署实施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
海口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推进我市“六
摸清全省水资源家底 青海完成1.95万平
“十五五”时期要推动实现流域与海洋生态环
天津市水务局做好『六到位』 全面应对主汛
依托美丽河湖,助力构建水生态多元共治格局
常州市政府召开重点攻坚断面水环境质量提升
“七下八上”关键期将至,今年防汛形势如何
“里子”工程畅通城市“血脉”——酒泉市城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