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参观映月湖公园。

■市民参观中区社区党建公园。

■西江村祠堂。
黑臭的鱼塘,摇身一变成了村前湖泊;杂乱无章、拥堵的村道划定停车位后,一下子变得整洁通畅;以往入侵鱼类泛滥,水质污染严重的映月湖,经过水体生态修复,60多亩“水下森林”提升了映月湖的“颜值”。
2019年,桂城街道“十年百万图环境整治工作”改造10个重点项目,多处迎来大变身。11月19日,南海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群众评议活动走进桂城街道中区社区和映月湖,参观评议桂城十年百万图环境整治工作。
在中区社区和映月湖,水环境的提升成果让评议市民赞不绝口。特别是在映月湖,市民孔尧不断地对着湖面拍照,“这简直是映月湖的新生。”
“水下森林”提升映月湖颜值
“前几年这里的水质不好,很多人不愿意来这里散步。今年就大有改观了,现在我们透过水面都可以看到底下欢快游动的锦鲤。”家住映月湖附近的居民梁祺敏表示,与前两年相比,今年映月湖的“颜值”确实高了不少,不仅步行道两旁多了绿植,湖水更清澈了,鱼儿也多了,感觉今年的荷花比去年更好看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小桥碧波、拂风细柳,淙淙流水间,睡莲、荷花为水景添上一抹粉黛,偶尔一两莲蓬“探”出水面,更显生意盎然,河底植物随波荡漾,鱼儿在“水下森林”里游弋嬉戏……站在桂城映月湖公园的月亮桥上,湖光水色之美一览无遗。
为何映月湖拥有这番新景色?这得益于桂城街道开展映月湖公园水体生态修复项目,构建了一个“水下森林”生态系统。在“南海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这股“东风”的推动下,桂城街道投入650万元,进行治理“三部曲”:底质改良、水体原位净化及水生态系统重建、湖泊景观提升,让映月湖的水环境来了一个“大变身”。
“映月湖以人工湖泊为主,存在水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弱等问题,湖内部生态系统比较单一,引入‘水下森林’建设有助于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桂城环保办工作人员介绍,水下绿化改造的第一步是通过微生物制剂进行底质改良,随后种植以矮生四季常绿苦草为主的沉水植物,构建60多亩(约43000平方米)“水下森林”;第三步,配以微生物调控、人工复氧、水动力改善等辅助措施,适量投入多品类的水生植物、底栖动物、鱼类,以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
广州资源环保公司运维经理栗云飞介绍,为对水质进行调控,工作人员首先转移了市民随意放生的入侵鱼类,并种植了大量苦草,优化水下生态。经过半年生长,一个巨大的“水下森林”在湖底悄然生成,如今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湖内的各种沉水植物蓬勃生长,水草摇曳、鱼翔浅底,水清草靓景美人悦的美丽画卷正缓缓铺开。
湖长制为湖泊美景保驾护航
打造“水下森林”净化水质,建立湖底生态链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功夫”,长效管理系统构建还需要湖长制的“保驾护航”。
2018年6月,桂城街道建立了湖长制,将千灯湖、映月湖、文翰湖纳入湖长制实施范围内,定下三大湖水域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水体水质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设施管护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为湖水长期保持良好水质提供保障,并由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担任湖长。
桂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三大湖的水质均为V类水以上,需持续提升湖泊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此次映月湖水环境改造,就是湖长制实施后对湖泊的整治升级行动之一。
今后,桂城街道将进一步压实职责,层层建立责任制,将主要任务逐项分解到责任部门,强化部门联动,打好“组合拳”,进一步加强湖泊管理、改善湖泊生态环境、维护湖泊健康生命,为实现湖泊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还湖泊以宁静、和谐、美丽,描绘蓝天白云、绿树成荫、河水潺潺的美丽乡村风景。
此外,桂城的河长制也持续发挥作用。这两年流经桂城的河涌,水质都有所改善。今年很多参加端午节期间传统扒龙舟运动摄影工作的摄影师都表示,河涌水质变好了,拍出来的照片都靓了不少。
因地制宜开展村居环境美化
“我们这里以前是承包给私人养殖的鱼塘,曾经长期存在水质污染问题。如果去年来这里,就会发现鱼塘的水质又黑又臭,也不会有这么多村民来这里休闲娱乐。”住在中区社区西江经济社的新市民何练苗说,西江人居环境的改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市民来此居住。
据介绍,中区社区2019年“十年百万图环境整治工作”的项目共50个,其中中区经联社10个,涌源、西江、南村、新填地四个经济社各10个,均已顺利完成,备受群众点赞。其中,中区社区两委一社根据西江经济社实际情况,结合中区社区2019年乡村振兴计划,与西江经济社一起展开包括“大塘印月”项目提升改造、西江文化中心项目建设等工作,整体提升了西江经济社的人居环境,达到了中区乡村振兴的阶段性目标。
为全面提升社区人居环境,结合桂城街道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专项工作,中区社区今年聘请了专业的清洁公司清理辖区闲置垃圾、杂物,加强“两违”拆除、整治工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整治宣传工作等,鼓励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绿化美化,保护社区生态环境,力争明年使中区社区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的标准,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在“大塘印月”提升改造项目前,记者看到了很多村民正在鱼塘前的树荫下休闲、娱乐。而鱼塘正对的祠堂过道,也划上了标准的停车位,一辆辆小轿车有序停放,村民口中前几年祠堂前塞车的现象已经消失。
随后,社区负责人引导群众评议团走到西江山边。看到尚未开发的西江山,现场很多群众纷纷提议:可以适当开发,改造成休闲运动公园。社区负责人马上表示,其实这个想法早已有之,而且已经纳入社区乡村振兴三年计划中。据悉,该社区初步选址西江山边公园,准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以文化植入的形式,带给群众更多层次的享受。
中区社区负责人表示,社区力争三年内完成各项任务,聘请清洁公司进行清理辖区闲置垃圾、杂物,加强“两违”拆除、整治工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整治宣传工作等,鼓励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绿化美化,保护社区生态环境,力争所有经济社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的标准,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市民热议
孔尧:
桂城的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没有大破大拆,而是因地制宜地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且有长效机制保障整治效果不变样。这种做法值得其他镇街学习,环境整治就该如此。
卢伟鸿:
西江经济社的公厕提升、“大塘印月”提升改造成果都是有目共睹、共同受益的。有了好的人居环境,最重要的是居民要提高自身素质,自觉维护好这种局面。
梁先生:
以前我在周末经常到映月湖散步,发现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就更多地选择到千灯湖玩了。没想到时隔一年之后,我们又看到了映月湖这么清澈的湖水,以后要常来这里。
杨女士:
在桂城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区社区西江经济社“大塘印月”提升改造工程。村民也告诉我,以前这块鱼塘的水质又脏又臭,现在完全是蜕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