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河水流过镇区,居民们垂钓、散步、休憩……静卧于苏通园区江海镇区的南北河,水清岸绿。可就在一年前,这条河还是臭气熏天、垃圾遍布。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江海镇区南北河,由场部西河、北河、东河,市场东河,星港湾社区中心河5条河道组成,处在镇区居民最集中的区域。
去年底,南北河被列入2019年市区13条省考黑臭水体整治项目,要求今年年底前整治完成。
南北河病了,病得还不轻,溯其病因:
一是污水直排河道。江海镇区承接原老南通农场区域,“先生产后生活,先建设后规划”是当年老农场规划建设的时代特点,其排水系统简陋,雨污直排。多年来南北河直接承担着沿线5平方公里内近2万居民和200多家排水户的排污功能,大量污水直接入河,日积月累,南北河水质严重恶化,重度黑臭。
二是违章搭建泛滥。近年江海镇区城市化进程加快,涌入近2万外来人口。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人口流入速度,且过去管理缺失,南北河两侧部分居民通过侵占沿河公共区域搭建出租房供外来人口居住,场部东河、西河等河道两侧违建泛滥。加之部分居民保持着过去的生活习惯,沿河种菜、家禽养殖屡见不鲜,南北河沿线成为典型的“脏、乱、差”地区。
三是水系无法贯通。南北河水系存在多处“断头河”,尤其是场部西河、东河等河道之间的“肠梗阻”,河道无法自净自流,逐渐成为“一潭死水”。
这样一条河,整治起来,难度肯定小不了:
老百姓说:这河已经臭了多少年了,一年时间,怎么可能治好?
基层干部说:200多户的拆迁拆违、几万米的改管、还要把4公里多的河道全都疏通,困难太多!
治水专家说:污染这么严重、条件这么差的河道,还真少见,不下狠功夫,几乎不可能按时完成任务。
上级领导说:最担心的就是这条河,如果不狠抓进度,怕是要拖全市后腿。
迎难而上,思想一“变”天地宽
根据省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方案,今年年底前地级市建成区必须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南北河整治成功与否,事关全市黑臭水体攻坚战成败。
“按时完成南北河治理,是政治责任、历史使命,躲不得、拖不得,必须迎难而上,坚决打赢黑臭水体歼灭战!”面对艰巨的任务和基层干部的信心不足,苏通园区党政班子掷地有声,坚决要“啃下硬骨头”。
园区聘请设计院及治水顾问对南北河开展地毯式问题排查,科学编制《苏通园区水体环境改造方案》《江海镇区控源截污方案》等方案。防外源,控直排,全面对南北河汇水范围内的棚户区、安置小区和沿街“六小”行业全面实施截污纳管,整改、封堵沿河问题排口,确保污水不下河;治内源,防污染,全面清理河道淤泥和垃圾,采用挖掘机施工和泥浆泵冲挖协同作业;活水系,提动力,在场部东河、西河间,市场东河嵩山路段、星港湾中心河江山路段等位置新建管涵,在市场东河、星港湾中心河、场部东河北延段各设置一座翻水泵站,确保南北河连通形成活水;增配套,美环境,改河道两侧为硬化路面,种红叶石楠、法青等花草植物,维修粉刷沿河栏杆、两侧墙面,实现老镇水质和沿河面貌同步改观。
思想统一、方案科学,关键是抓落实。园区强化组织统筹,成立黑臭水体整治领导小组;全面发动240余名领导、干部职工参与整治,特别在拆迁拆违中,被征迁户涉及工作人员及亲属的,即使没有任务也要求提前做好工作,发挥带头引导作用;各部门责任人签字认领任务,按照分工带头深入整治一线。为确保整治工作有效开展,园区还成立督察组定期督查问效,同时将整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作为年终评比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
从严冬到酷暑再到深秋,南北河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成为锤炼园区、镇区干部队伍的“熔炉”。园区主要领导多次巡河,狠抓进度,严把工程质量;分管领导每周深入现场检查施工进度,详细了解推进困难,帮助镇区干部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节点。整治以来,各级领导在70余次巡河过程中解决大大小小难题500余个。
由碧水回流到长治久清
截至目前,南北河整治中,共清淤河道4000米,整治排口388个,封堵排口269个,改造管网18000米,整改“六小”行业201家,新建改建公厕3个,完成46户、5445平方米拆迁,拆除183户,10837平方米违建,铲除37600平方米乱种植,取缔乱养殖家禽4500只。
最新内测数据显示,南北河水质可初步判定消除黑臭;河道两岸5公里道路完全打通,无一处违建遗留问题,周边环境明显提升。
深藏于农场老一辈人记忆的清波绿水又回来了。
老百姓说:这段时间水清了,也不臭了,还有人在里面钓鱼哩!
基层干部说:现在想想,辛苦些是值得的,还大家一河清水也让我们老镇增添了往日气息,这次整治真是为老百姓干了实事、干了好事!
治水专家说:南北河通过整治水质明显提升,沿线环境明显改善,实属不易。
上级领导说:南北河整治提前完成任务,苏通园区、江海镇区的干部是下了苦功夫的,值得肯定。
目前,南北河整治已接近尾声,即将迎来省、市各级领导、单位的验收。但从黑臭名单上销号,南北河就一劳永逸了吗?园区各级领导干部认识一致:南北河整治仅仅是苏通园区水环境治理的第一步,确保河道黑臭问题不反复,还要抓常抓长,相关工作即将展开:
河道清不清,沿岸环境好不好,最终还要人民群众说了算。园区计划定期向居民公布水质检测数据,采取多种形式收集群众意见,力争群众水质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继续深入开展河道及沿线污染防治工作,深入摸排遗留问题,做到老问题逐一销号,严防私拉乱接、乱排乱倒、违章搭建、乱种植、乱养殖死灰复燃;
以实现镇区河道水质提升到和长江水质一致为目标,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落实专人巡查、清洁、管理,同时按规范定期对镇区排水管道实施清淤、检测、冲洗,全面提高管网运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