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来自丹麦、泰国、土耳其等10个国家的18位官员组成国际友城官员代表团,参访通州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来访一行人员实地考察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区水务局对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概况、技术路线、工艺、材料、设计理念等进行了介绍。经过本次实地考察和交流,国际友城官员代表团认为: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工艺、方法先进,很好地体现了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具有较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北京市通州区作为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预计到 2020 年,20%建成区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 年80%建成区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最终成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海绵度”较高的生态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