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胶州市紧紧围绕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以群众共享绿水青山为落脚点,切实做好水环境治理工作,累计获得青岛市生态补偿资金858万元,位列青岛各区市第1名。
坚持制度引领,压实治水责任。胶州市严格落实《水环境质量达标保障意见》《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和考核办法》等考核机制,对各断面实行按月监测评价,按年综合考核,设有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考核断面,采用自动站月均值数据,未设自动监测站的,采取人工监测,以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对出现波动、反弹的断面,通过预警通报、资金奖惩、分数考核等有效手段压实治理责任,督导属地政府第一时间开展问题排查和诊断,及时进行治理,确保水质稳定。
做好基础业务,推动水质改善。胶州市常态化开展河道巡查和水质监测工作,加强汛期隐患排查,做好污水溢流问题管控,对城区河道及排水口开展水质监测60余次,发布超标预警函27份。强化水环境数字化监管能力,充分融合水环境监管APP、在线水质监测、排污口视频监控等系统,提高监测频次和监测效能,确保治理措施更具时效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努力开拓创新,向上争取资金。胶州市牢固树立“以项目抓保护促治理”的理念,紧盯政策导向,主动超前谋划,全力对接上级部门,多渠道、多途径谋划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南胶莱河水质提升及生态修复”和“巨洋河、温凉河河道生态修复”两个项目顺利进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成功申请中央资金支持,在财政“瘦身”的约束下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条高效、可持续的治理之路,打造水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改善的“新引擎”。
下一步,胶州市将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治水思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聚焦突出水环境问题,强化流域系统治理,不断提高全市水环境质量。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