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细河也叫仙女河,全长87.1公里,是沈阳市的一条城市内河。作为市内纳污河流,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的63.9公里,长期承接城市生产生活污水,曾经多项水体指标超标,常年为劣Ⅴ类水质,是全国有名的难治理河流。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以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多项工程及管理措施,持续深化河流污染源头治理。2021年4月以来,细河土西桥省控断面30次月度水质考核中,15次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优良水质比例达到50%,未出现劣Ⅴ类水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成效显著。
六大工程高标准推进细河整治 一是底泥异位清淤。完成底泥异位清淤固化处置52.45万立方米,无害化处理检测合格后,实现资源再利用,堤防固化底泥填筑5.51公里,路基填筑23.24公里。二是生态治理修复。对细河两岸30米实施生态封育,封育面积1567.69亩,全面实施禁养、禁牧、禁种作物。为净化水质,建设闸上、河口两处生态湿地,分别为23.53万、21.52万平方米。安装曝气增氧装置42套,种植水生植物面积8.45万平方米。新建生态护岸30.86公里,绿化种植8.21万株,绿化面积79.14万平方米。三是管网综合整治。建设雨水管网350公里、污水管网375公里,摘除雨污管网混接点78处,完成截污纳管工程9.5公里,管线清淤350公里,实现雨污分管线排水。采用架空方式,完成敷设化工园“一企一管”污水管线85公里。建设向南部污水处理厂转输的污水管线,污水转输能力40万吨/日。四是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建设完成25万吨振兴污水处理厂、2万吨新民屯污水处理厂、10座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新建化工园污水处理厂,大幅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五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完成封育区域内67家畜禽养殖户禁养工作及12万畜禽搬迁工作。建设农村室内水冲厕所13046座,覆盖率超85%。通过生物防治、无人机统防统治等手段,降低农药使用量,绿色防控面积达到8.53万亩。六是“散乱污”企业治理。完成整治“散乱污”企业1201户。其中,整改提升358户,关停843户。
健全机制持续完善管理水平 一是夯实治理工作体系。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高位统筹推动工作开展。夯实“河长制”,设立市、区、街道、村四级河长,建设护河员队伍,开展日常巡河。二是加密水质监测分析。根据细河污染源及区域分布情况,在细河全线加密设置16个监测断面,持续开展每半月一次的水质监测,建立水质台账,实施靶向治理。三是实施排污口清理整治。制定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工作方案及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方案,持续开展排污口溯源排查,动态更新管理台账,推动登记、建档、编码、标识牌等规范化整治,定期开展水质检测,并将辖区2307家污染源企业与入河排污口关联,强化源头整治。四是强化环境监察执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以来,共检查企业6782家次,立案查处371件,实施处罚1392.3万元,生态环境违法移送公安11件15人,查封扣押13件。五是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发挥专业团队优势,实时监测、研判河流水质变化及污染特征,排查锁定污染源,跟踪督办问题整改,提出专业管控意见,实现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六是建立“四方联动”机制。为保证污水处理厂平稳运行,建立经开区管委会、生态环境分局、建设管理部、污水处理厂“四方联动”工作机制,实时监控污水厂进出水指标情况,共同推动问题解决,督察以来召开四方联动会议20次,解决水质、水量问题38个。
2022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调研细河整治情况,对细河整治成果给予充分肯定。2022年细河土西桥断面达到Ⅳ类水质,2023年1—10月,细河土西桥断面稳定达到Ⅳ类水质,其中6个月达到Ⅲ类优良水质,化学需氧量同比改善9.42%,氨氮改善15%,实现河流水质再提升和新突破。下一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持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细河综合整治为牵动,力争2023年实现Ⅲ类水质目标,为全面提升浑河流域整体保护和系统治理能力作出贡献。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