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饮用水难达新国标投资不足、水价倒挂是主因
饮用水难达新国标投资不足、水价倒挂是主因
发布日期:2012/9/12 9:48:53

  晚上6点,在北京市海淀区健翔园小区里,穆女士像往常一样拿上水卡,提着水桶,到楼下小区的院子里打水。几年前,小区安置了3台净水机,穆女士买这种经过净化处理的水,提回去放到饮水机上饮用。


  “关键是比烧自来水卫生、干净,自来水实在让人不放心。”穆女士忍不住抱怨,自来水烧好放半小时,水底就出现一层白色沉淀物,这样的水喝下去心里不踏实。


  城市饮用水源污染、市政供水水质不佳,已成为公共卫生最急迫的挑战之一。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饮用水安全保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新浪网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2.1%的城镇居民选择烧自来水饮用,而使用净化水、桶装水、矿泉水及其他饮水来源的用户占47.1%。


  “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是第13届世界水日的主题。而对于中国的13亿百姓来说,“保障饮水安全”绝不仅是一个口号。


  今年3月底,政府通过《中国日报》正式发出了水资源污染的警告。政府官员也首次表态称,预计3.6亿中国民众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另外,官方也承认全中国有70%的河流湖泊受到了污染。


  老子曾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然而当水在遭到严重污染时,它的反噬之力又将如何抵挡?


  根据各地环保局的调查显示,被很多业内专家郑重地称为“最后一道防线”的自来水,如今也是频频告急。从7月1日起,《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开始全面强制执行。这是1985年制定生活饮用水标准后,20多年来第一次提标,水质指标由35项增加到106项,对水质严格规定到了入户水龙头。


  然而,2007年这一标准实施以来,饮用水安全问题愈发严峻,各地仍时有发生饮用水安全事件。相关部门对水厂达标率三缄其口,公众对饮用水安全满腹疑虑。如今,标准全面强制执行已两个月有余,能否真正保证饮用水安全?


  新国标水保证饮70年不致病


  据了解,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指标:微生物指标、消毒剂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放射性指标。


  与1985年的35项标准相比,新国标中除了放射性指标修订了1项以外,其他指标均有所增加。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并修订了总大肠菌群指标;消毒剂指标由1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并修订了4项指标;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并修订了1项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并修订了1项指标。


  “旧标准颁布于1985年,至今已经20多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部分地区的水质呈现不同程度的恶化,突发水污染也时有发生。对此,新标准大幅增加了对微生物、消毒剂及其副产品、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方面指标的控制要求。在数值上,铅、镉等重金属指标与1985年标准相比更加严格,以保证饮用者的安全。”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水质安全监测室副主任张岚强调,水质指标限值是依据每天每人饮水2升,连续饮用70年,因饮水而患病的几率小于百万分之一而估算出来的。


  “在上述5类指标中,最重要的是微生物指标。”清华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前所长刘文君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俗地讲,如果这一项没有达标,人们喝完水后就会出现发烧、腹泻症状,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另一重要指标是测量微量有机物和部分重金属含量的毒理指标。刘文君介绍,微量有机物会长期积累在人体内,造成慢性遗传性疾病或其他的毒理学疾病,不能凭借肉眼马上判断水中是否含有此类物质,通常需要十几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显现,因而检测结果非常重要。


  旧国标只有15项毒理指标,而新国标几乎是其5倍,其中有机化合物指标由5项增至53项,无机化合物指标由10项增至21项。专家指出,新国标增加了甲醛、苯、百菌清、敌敌畏等指标。


  感官性状指标用来检测色度、浊度、臭味等不需特别仪器就能察觉到的问题,这也是全国用水户投诉最多的方面。但刘文君指出,家里的水龙头流红水或黄水,或有浑浊物,这些水质虽然不达标,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没有长期危害严重。


  国内能完成新国标检测的自来水厂寥寥无几


  早在2007年新国标发布之际,即有业内人士指出,自来水厂的生产水平和检测水平都难以达标,这样最后的水质也不容乐观。从发布到全面实施,新国标经历了5年的缓冲期,据中国科学院水循环与水文过程研究室主任宋献方介绍,这期间主要是检验设备能否达标,而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实现仍有相当难度。


  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4000多家自来水厂,为4亿多县级以上城市居民每天供应大约6000万吨自来水,根据媒体报道,2011年住建部会同有关单位,组织专业水质检测机构,对占全国城市公共供水能力的80%的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是“按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保准》评价,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83%”。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目前除了自来水厂的工艺设计仍然相对落后以外,还存在自来水厂水质检测设备及检测水平不合格的问题,目前国内有能力完成新标准106项指标全检测的自来水厂寥寥无几。


  傅涛指出,目前我国的供水水质测定都是以水厂的出水水质为主,而入户水龙头的水质状况却无从知晓。即使出水厂的水质达标,供水系统中陈旧的管网也难以保障到户水龙头的出水水质。


  傅涛表示,这些问题是供水行业的投资不足以及长期成本倒挂的水价体系造成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居民用水水价一直低于运营成本,尤其是水源污染、水资源费上涨、水质标准提高之后,供水的生产和运营成本提高,使企业无暇顾及水质的提高,导致供水行业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


  傅涛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在水源保护、引入竞争机制、严控企业成本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供水行业的现行水质检测体系仍然存在问题。各地的核心水质检测中心绝大多数在人事关系和经费来源上隶属于当地自来水公司,只是名义上的独立,水质检测数据的可信度不足。


  据了解,饮用水质量检测工作由自来水厂和卫生部门共同进行:自来水厂出于对自身产品负责的需要,会检测出厂水和管网水;卫生部门则主要实施第三方监督检测,监测出厂水与用户水水质情况,还会检查水厂卫生、设备运转及应急处置等。


  应推进供水投资与运营分离


  傅涛表示,要想获得真正健康安全的供水,首先应当进一步明确供水服务的公共品属性,明确政府在供水服务中的必然责任,地方政府是供水服务当仁不让的第一责任人。“供水服务的公司经营模式国际通行,且行之有效,但是这不意味免除政府责任。”


  业内人士指出,政府应推进供水投资与运营服务的分离,让供水设施投资在财政列支中重新开户。“如果价格不能覆盖成本,政府财政必须‘出手’充分保证基本供水服务的投资要求。”傅涛表示。


  同时,有专家表示,需要在供水运营服务环节引入市场机制以约束供水服务成本。“避免一旦强调政府责任和政府投资就施行政府垄断经营,应让市场机制充分应用于运营服务环节,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刘文君表示。


  除此之外,更有学者建议,国内急需建立第三方检测机制,像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澳门一样,由第三方和水厂每天共同抽取水样,化验后及时向市民公布水质。不仅如此,官方要让水质指标变得亲民一点,让公众看得懂。


  据了解,在少部分重点城市,官方会定期在媒体上有限公布水质数据,但指标数不足10项。“过少的项目并不能说明水质达标,更关键的是,这些指标是科学指标,老百姓看不懂,水厂和官方都没有解释。”刘文军表示。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从城市“呼吸”到生态“溢价” 美丽江苏逐
安徽:到2030年,建成364个省级幸福
“多格合一”赋能,上海排水处置探索更优新
河北省完成河道生态补水近24亿立方米
临沂市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综述
山东省举办“一河一策一图”成果应用活动
北京市首个新机制下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落
连续4年全线水流贯通 京杭大运河水清岸绿
广州:“城市绿心”律动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
系统治理+精准改造 咸宁市区全面开展小微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