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主要河流将建设洪水预报及水情服务系统,洪峰到达时间及流量都可提前预测。昨日,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市发改委已经正式批复《北京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该工程包括新建水文站41座,基本覆盖中等河流;新建雨量站49座,涉及城区立交桥及易积水点处等。
昨日,市水务局表示,本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程已经下达给北京水文总站,预计总投资1.33亿元,计划于2013年12月底完成工程全部建设内容。
水文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土建工程建设主要新建水文站41座、改造61座;新建雨量站49座、改造21座。新建的水文站主要建于中等河流,加上原有的61座水文站,工程完工后,水文站将基本覆盖本市中等河流。同时,雨量站的密集度将加大,城区立交桥以及易积水点都将新增雨量站,有利于及时报警。
这些工程除了新建、改造硬件设施之外,还包括软件工程的建设。新建及改造的水文站都将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洪水预报及水情服务系统建设等。比如应急监测能力,即通过安装测流堰、超声波等水文监测仪器,监测河道水位信息,再通过相应软件,河道流量就可直接计算出来,并可做到实时、准确。而以往,流量的计算则需要人力去现场进行测量,无法做到实时。
同时,工程还将首次加装洪水预报及水情服务系统,当有洪水灾情时,通过软件模型,即可推算出洪峰到达的时间以及流量等,以提升反应能力、防范能力。此外,对于山区的水文站,还将加装卫星通讯设备,使其数据传送在基本通讯中断时也能及时传送出来。
据悉,该项目建成后,本市将实现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水文站网监测体系,达到“信息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和存储数字化、水文预报智能化、水文服务规范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