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海水淡化:“利民”大于“钱景”
海水淡化:“利民”大于“钱景”
发布日期:2012/9/7 11:25:40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组织编制并印发了《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指出,预计到2015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场规模将会达到700~950亿美元。从区域来看,未来20年国际海水淡化市场增长最快的仍然是中东地区,其次是美国、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西班牙、印度和中国。


  消息一出,8月30日,反渗透膜生产企业南方汇通、碧水源,反渗透法关键设备生产企业海亮股份、久立特材、南方泵业,低温多效法领域关键设备生产企业双良节能等上市公司股价都有大幅冲高的表现。


  原本已慢慢淡出大众视野的海水淡化概念股,自今年以来,因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政策而再次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给持续低迷的中国股市注入了一丝清新的空气。


  产业化之路不平坦


  我国作为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仅2000多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地球上水资源总量中海水占97.5%,使得海水淡化成为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海水淡化在我国已不是一个新话题,自2002年黄岛电厂开工建设青岛城首个海水淡化试验装置,并于次年成功投入运营以来,海水淡化在国内的发展已经有近10年的历史。


  今年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13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6月4日,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的全国海水淡化工作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研究部署了“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


  此次《规划》的发布,则预示着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将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


  然而,尽管市场前景向好,但回溯海水淡化在中国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其规模化与产业化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首先是价格。一直以来,由于海水淡化成本偏高,使得淡化海水市场价格明显不占优势。以天津北疆电厂为例,其生产的淡化海水直接成本约为4元/吨,加上设备折旧、还本付息,每吨水成本高达8元。与天津当地普通自来水4元左右的居民用水价格相比,7元左右的工业用水价格明显偏高。因此,从经济性上考虑,淡化海水尚不具备竞争性。


  其次是自主核心技术缺乏。目前海水淡化的两种核心技术膜法和蒸馏法仍未完全实现国产化。以占据我国海水淡化市场份额67%的反渗透法技术为例,其最主要的核心原材料反渗透膜几乎被国外企业所垄断,目前中国有90%的反渗透膜仍需从国外进口。


  第三是产业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水务体系,自来水可以享受保护性价格优惠。但海水淡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仍独立于自来水价格体系之外。


  在中国水务市场上,海水淡化产业先天就是市场化运作,所以在发展初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民间资本而言,进入该产业存在门槛高、管网并网难、资金回报周期长、项目收益率低、高能耗低产出等问题,因此投资者一直持观望态度。


  此外,还存在管网建设以及环境保护问题。我国现有的城市管网普遍是水泥和铸铁。而淡化的海水普遍呈酸性,铁管长期被腐蚀后会出现红色的水,颜色以及口感都将对市场产生消极影响。如果全面改换地下供水管网成PVC管,那么巨大的管网建设成本无疑将推高淡化海水的成本价格。


  在环保方面,每淡化一吨海水就要生产出一吨的浓缩盐水。如果浓盐水排放过多将会污染周边海域。另外,如果大量地提炼食用盐,将会造成制盐产业的过剩。


  市场预期被放大


  前景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对于已经建成并投产的海水淡化项目而言,目前的生存状况并不理想。如黄岛电厂海水淡化项目,建成后正式运营没有多久就陷入停产状态,其根本原因是运营成本过高、技术不成熟。


  目前,天津已建成投产的6家海水淡化厂也均存在大面积停工现象。天津北疆电厂海水淡化工程设计10万吨,如今仅生产1.8万吨,仅有1.3万吨供市政;新加坡凯发集团投资建设大港新泉海水淡化厂日产7万吨的工程全部用于周边一乙烯企业工业用水,整个工程处于半停半开状态;天津泰达工业区的泰达新水源海水淡化厂目前已全线停产;而大港发电厂的两套日产0.7万吨淡化装置仅有一套在用,主要用于锅炉补给水,且无法满负荷运转。


  除天津外,2005年在山东荣成建成的日产5000吨级国家级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早已全部停产;而另一样板工程曹妃甸海水淡化现在也面临产能过剩卖不出去的现象。


  笔者认为,在国家鼓励政策的推动下,海水淡化项目前景预期有被市场放大的可能。毕竟海水淡化项目有其局限性,靠海和淡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是项目能够实施的两个必要条件。而天津和青岛的例子已经表明,即便是具备这两个先决条件也未必能很好地运营海水淡化项目。


  所以,凭借利好政策而进行的股市炒作,只能短时间内拉升股价,对具体的上市公司或者海水淡化项目投资主体来说,其收益回报则没那么快速,甚至可能“颗粒无收”。


  海水淡化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但如果真正要实现规模化、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笔者并不认为该项目“钱”景广阔,这一点从沙特、以色列等国的实践中可以得到佐证。


  因此,现阶段海水淡化市场规模的测算应该有边界,目标不是替代居民用水,而是在满足一些特殊条件的前提下(工业项目、长途调水地区)实现错位、补充功能。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从城市“呼吸”到生态“溢价” 美丽江苏逐
安徽:到2030年,建成364个省级幸福
“多格合一”赋能,上海排水处置探索更优新
河北省完成河道生态补水近24亿立方米
临沂市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综述
山东省举办“一河一策一图”成果应用活动
北京市首个新机制下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落
连续4年全线水流贯通 京杭大运河水清岸绿
广州:“城市绿心”律动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
系统治理+精准改造 咸宁市区全面开展小微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