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节水灌溉 精准调度 江苏“科学抗旱”见闻
节水灌溉 精准调度 江苏“科学抗旱”见闻
发布日期:2010/12/15 9:35:33

  面对严重旱情,在江苏淮北抗旱一线,基层抗旱人员通过细致检测土壤含水量,以精确的科学数据,判断各地受旱程度,精准调度抗旱用水,并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抗旱保苗,保证抗旱用水用对地方,用对时间,用对水量。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站长王飞和技术人员陈芹每隔三天就会从全县9个取土点各取回40克的土壤样本,并用特制铝盒装好带回实验室。12月9日下午,他们取土的最后一站是县域西部的双店镇北沟村麦田,土壤样本在实验室里经过6个小时的干燥后,经过称重、计算等系列过程,就形成一组精确的数据。记者在10日汇总的一份报表上看到,北沟村类型为“岗黑土”的土壤样本的相对含水量只有26.61%,处于极旱状态,在9个取土点中排名倒数第二。


  “这表明北沟这个区域需要优先安排水源抗旱。”陈芹告诉记者,东海县旱情最严重的西部高岗山区有三种土壤类型,结合地块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等综合情况确定了具体的取土点位置,土壤样本由一种特制的十字形取土器搜集,且必须在地表下0-20厘米之间,还要去除地表的部分,这样测出的土壤含水量最为科学。


  “哪里优先安排水库放水,需要放多少水,如何公允分配,都要靠这些数据。”东海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庄德利介绍,有了科学数据支撑,可以做到精确供水,还可以避免群众争水发生矛盾。


  到12月11日,东海县已超过90天没有有效降雨,降水量达到1950年以来最小值,当地105万亩小麦受旱面积达到70万亩,重旱面积18万亩,近20万亩因干旱缺苗断垄。在西部的高亢山区的几个乡镇,水源极度稀缺,如何有针对性地调度用水显得极为重要。


  科学数据提供的“配方”成效明显。东海县水利部分科学分配、充分利用当地库、塘、沟及大口井的水源,目前已经保证受旱麦田普浇一遍水。与此同时,各乡镇组织抗旱保苗工作队带领群众抗旱,各监测点及时发布苗情、旱情和抗旱技术信息,并集中全部农技力量开展分类指导,当地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江苏“科学抗旱”见闻之二 告别“人海式抗旱”


  虽然旱情为六十年所罕见,但记者在江苏抗旱工作中却没有看到以往常见那种“人海战术”式的抗旱,优质高效的水利工程和抗旱保苗技术服务发挥了显著作用。当地人说,与八年前的一次大旱相比,今年的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了。


  “我们西南岗以前抗旱浇灌一亩地要从两三公里外拉上十几板车水,三个劳动力都得忙两天,今年有了水源工程,我一个人,浇一亩只需要十几分钟!”12月13日,泗洪县魏营镇刘营村村民李长征对记者说,这个县2008年开始实施的西南岗水源工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完善的设施。在他家的农田边,拉开水泥支渠的小闸口,就可以直接放水灌溉10亩多农田,较之传统的土渠,来水又快,又节省水。    过硬的设施,在提高抗旱效率的同时,还大大减轻了抗旱的人力投入和劳动强度。2002年,泗洪县有47万亩受旱,其中旱情严重的11万亩,抗灾投入人次10万;今年旱情重得多,107万亩小麦受旱,重旱面积50万亩,却只投入抗旱人次14万,平均每亩抗旱人次减少了39%。


  #p#副标题#e#处于苏皖边界的泗洪西南岗地区共有672平方公里,地形起伏复杂,被称为当地的“青藏高原”。到今年11月,西南岗水源工程累计投资2.62亿元,疏浚河道48条,整治渠道116条,拓浚塘坝436面,建成配套建筑1300多座,拆修加固泵站111座、涵闸40座,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9.2万亩,解决了12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到12月12日,泗洪全县抗旱浇灌面积达到110万亩次。


  “墒沟不通,补种的麦子就会僵种,既要抗旱也要保苗。”泗洪县农机中心主任俞文伟告诉记者。他最近天天带队下乡,从旱情监测到沟系配套,从因苗施肥到化学除草,全力指导抗旱保苗。在当地,农技人员全部包镇、包村,承包到片,指导农民因地、因时科学抗旱。对缺苗断垄的田块及时查苗、补苗、补种,力保苗全苗壮,对晚弱苗采取增施农家肥等措施提高地温,加强苗期田间管理,促进生长,控制杂草危害。


  泗洪县自2007年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将讲座办到村里和田头,每年培训达19万人次。“今年农民抗旱准备早,行动快,效果好。有了科学意识和技术,当然就用不着人海战术了!”俞文伟介绍,当地30万亩原先预计出苗不齐和出现死苗的麦田目前基本可以保证出齐苗,抗旱保苗取得阶段性胜利。(完)


  江苏“科学抗旱”见闻之三 “可持续抗旱”见闻


  面对持续干旱,江苏淮北地区不仅针对当前旱情采取有效措施,还尤为重视蓄水保水、节水灌溉,统筹考虑可能出现的人畜饮水困难和明年春灌之需,保证抗旱工作可持续开展。


  “这样灌省水,不能做一锤子买卖!”12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西部旱区,石湖镇尤塘村村民刘恩造指着喷灌了一遍的麦田告诉记者,今年抗旱当地采取了水库定量放水到沟渠,再由农户取水灌溉,在水源稀缺的情况下,既保障灌溉,又可避免水源浪费。负责尤塘村附近灌溉供水的贺庄水库值班人员庄须东介绍,这种方式比传统的漫灌节水省约30%。


  “目前贺庄水库节约的用水大致有300万立方米,水库可以确保明年春灌和正常农业生产。”东海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朱俊昌介绍,如果旱情持续,不仅要为春灌提前准备,还要防范人畜饮水受到影响,基层抗旱人员想尽各种方法,从水库到田头,采取节水灌溉方式抗旱保苗。


  抗旱的农民也积极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在东海县的洪庄镇、桃林镇等西部高亢山区,记者近日看到不少农民采用新型的喷淋灌溉方式抗旱。“如果不能自流灌溉,原来多是用大水管直接往田里冲,既浪费水也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保苗。”东海洪庄镇农民潘明章说,只需购置专门的喷淋水管,喷出来的与下雨相似,既节水又有利于麦子吸水保水。


  未雨绸缪、蓄水保水、科学调水也为抗旱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保障。连云港市于今年8至9月的汛末,就积极做好应对旱灾的准备,尽可能多拦蓄上游尾水,至10月1日,当地河库蓄水量较多年同期多出1.9亿立方米,为后期抗旱提供了保障。在东海灌区持续消耗、石梁河水库水位持续下降时,江苏省于11月安排外地水源补充东海县水源,并自11月15日调度上游涵闸每日向石梁河水库供水180万立方米,至12月9日水库增加蓄水3000万立方米。


  随着旱情逐渐从农业及农村饮水向工业、生态领域蔓延,连云港市抗旱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通过节水灌溉、蓄水保水工作的有效开展,至12月9日,在全市216.5万亩普灌两次、89万亩普灌1次的情况下,河库蓄水情况总体较好,11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为4.6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多14.9%,135座小水库可用蓄水量0.36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偏少21%,主要河道蓄水量与常年同期持平。(记者:陈刚)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上海交大李智超教授:建设更加安全的韧性城
泉州:建立节水制度 搭建管理系统
重启市实施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攻坚行动 每天
天津:做活“水文章” 保障“水安全”
北京市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工程主体结构全部
江苏超8000公里管道“换新装” 196
北京主要河流生态系统由浊变清
无锡:二季度,污染防治+太湖治理双线出击
十堰2025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
山东用好环保专项资金赋能美丽建设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3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4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7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8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9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10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