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省环保厅了解到,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境内辽河一级支流消灭超五类水体,这是我市辽河治理工作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我市环境质量改善的又一重要标志。
铁岭是辽河进入辽宁流经的第一座城市,境内河段长170多公里,占辽河在辽宁省境内全长的三分之一,在辽河污染治理工作中承担着源头治理的任务。 “铁岭在辽河治理中任务重、责任大,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河段水质,关系到全省辽河治理的成效。 ”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郭海军说,铁岭作为后发地区,经济实力与省内先进市比还有一定差距,却在辽河治理工作中走在了全省前列,即在实现干流消灭超五类水体后,又在全省率先实现一级支流消灭超五类水体,走出了一条后发地区科学治理辽河污染的铁岭路径,在辽河治理工作中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化学需氧量(COD)是反映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水质监测的重中之重。《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水体里化学需氧量超过40毫克/升为超五类水体,消灭超五类水体是我市辽河治理的重要指标。氨氮含量也是反映水污染的重要指标,氨氮超标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 “十五”期间,辽河铁岭段地表水全河段化学需氧量5年均值为95毫克/升,超标1.38倍,全河段氨氮5年均值为3.63毫克/升,超标0.82倍,辽河治理困难重重。
2008年4月省政府提出“辽河干流3年实现消灭超五类水体,5年实现城市段景观化”的辽河治理目标后,我市制定了辽河水污染防治规划,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染排放大户的综合整治作为辽河治理的重要突破口。实施污染排放大户的减排工程,对20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治污设施不完善、不能稳定达标排放、高耗能、严重污染环境的小化工、小造纸等企业实行了关闭取缔。 2008年,我市减排化学需氧量7834吨,大大减轻了辽河铁岭段的污染负荷。通过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在省政府辽河治理目标提出一年后,我市在2009年年末实现了干流消灭超五类水体,提前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目标,目前我市辽河干流水质稳定达到优于超五类水质,出现了近10年来最好的状况,辽河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全省的辽河治理工作作出了贡献。
2010年初辽河治理进入新阶段,辽河支流水污染治理成为重点,省里刚提出支流消灭超五类水体,我市环保局随后就建立起局领导包厂、包河亲自督办的制度,成立了6个工作组,市环保局领导每人负责一组,每组分别负责我市7条一级支流和9个污水处理厂,深入现场调查河流水质状况和各企业排污状况,加密监测频次,一旦发现水质超标立即向上查找污染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继续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实现了县县都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加大了对重点工业污染源整治力度,即加大电镀、畜禽屠宰、医院、糠醛等行业的废水综合整治力度,于今年11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辽河一级支流消灭超五类水体,一级支流稳定达到优于超五类水质。2010年10月15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龚世萍在调研我市辽河水污染治理工作时说:“铁岭在辽河水污染治理中发挥了龙头作用,为全省辽河水污染治理工作作出了榜样,推动了全省辽河水污染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铁岭始终把源头治理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抓住治理的关键环节狠抓落实,作出了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