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海南环保世纪行调研小组在万宁调研时了解到,万宁计划将人工湿地项目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工程,每年建成2-3个人工湿地。未来3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将覆盖全市各镇墟。
人工湿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大作用。笔者有机会到农村调研,发现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设计人性化、符合农民需要的各式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显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光明未来,但是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个共有的问题,那就是容纳几百上千户农民的新村污水处理没有落实,一问都是说修了下水道,但是水往何处排,又如何处理,都支支吾吾了。
这也不能怪乡镇干部,就目前的农村财政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要做到污水的集中无害化处理,显然有难度,也不现实,如果任其排放而没有很好的科学处理,必将导致环境的污染加重,新农村生活质量的降低势必难免,在城镇化建设中要统筹考虑污水处理问题。
万宁的做法很有借鉴,建设人工湿地,来净化污水,是一条适合农村实际,投资少、效果好的污水处理方式,利用湿地的独特功能,建设人工湿地工程,在一定的填料上种植特选的植物,当富营养化水流过人工湿地时,经沙石、土壤过滤,植物根际的多种微生物活动,使水质得到净化。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处理过的水用于农业灌溉,是既保护环境,又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的地表水体污染严重,尤其是农业和农村污水几乎没有任何方式处理,对环境的伤害很大,万宁把建人工湿地当过农村环境和综合整治的路子是值得推广的,有关专家应该在技术上大力指导,将这项投资少、适合农村特点的环保工程普遍开花结果,给农村城镇化建设助力。(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