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卫生改厕和雨污分流工程
射洪根治农村集镇污水乱排顽疾
本报讯 一直以来,农村集镇生活污水乱排放都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一个顽疾。然而近来,射洪县却在集镇污水治理方面干出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5月10日,在玉太乡食品站背街,记者欣喜地看到,新建的化粪池镶嵌在格外整洁的地面上,四处看不到污水和垃圾,旁边的庄稼长势甚好。“感谢政府治理得当,现在好了。以前这里污浊不堪,家家户户都往那些菜地里倒脏水、垃圾,杀猪的污水也通过这条烂泥沟直接流到河边,加上多口旧茅厕未改造,到处又脏又臭,蚊虫苍蝇满天飞,就连临近的这些土地也无法正常耕种。”回忆以往,玉太乡集镇的这条背街成了积压在老百姓心里多年的一块心病。
“食品站外头连征地一共耗资3万余元,做了一个30多立方的三隔化粪池,还有两个沼气池。通过这口三隔化粪池和沼气池的处理,玉太食品站所产生的全部污水都能完全消化。”玉太乡党委副书记汪文琴告诉记者。的确,现在这里已经看不到四处乱流的污水,土地也开始复耕了。
据悉,能让污染最严重的地方改善成如此,要归功于今年启动的“卫生改厕”工程。该乡由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发动每两户或三户居民建一个沼气池或三隔化粪池,居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所有污水全部进入沼气池或三隔化粪池处理后再排放。目前,玉太集镇已对40户居民进行了改厕,新建了沼气池,改造了旧茅厕、化粪池,很多居民还将蹲便改成了马桶,集镇环境得到根本改观,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射洪玉太等乡镇的卫生改厕建设按照我们省上的要求,做得比较扎实,质量符合卫生厕所的相关要求。”前来检查验收的省爱卫办副主任任向平如此肯定。
而东岳乡实施的“雨污分流”工程与玉太乡有异曲同工之妙,将集镇生活污水这个老大难问题进行了老题新解,效果也十分明显。
横穿东岳集镇的小河沟以前又脏又臭,每年政府都要花费大量资金掏淤,然而始终是治标不治本。东岳乡根据县上环保部门的设计,参照县城对污水处理的经验,最终确定了暗管排污、面上过雨水方案。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采取项目资金加群众自筹的方式,共耗资20余万元,对集镇生活污水进行了彻底治理。如今,东岳集镇的所有污水通过200万立方的污水处理池处理,实行雨污分流后,河沟的水变清澈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大大改善了。
无论是玉太乡的“卫生改厕”还是东岳乡的“雨污分流”都是充分发动群众、合理整合项目的成功范例。射洪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李俊介绍说,该县还将进一步加强对沈水河、太乙河、富丰河等小河流域的污水治理力度,力争今年底前20个以上的乡镇达到省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何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