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在国家环保部组织召开的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上,大同开发区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因超标排放污水被挂牌督办,并被责令限期整改。污水处理厂污水为何会超标排放?如今的整改情况如何?7月4日,记者跟随山西省污染减排新闻采访团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部门。“这个污水处理厂本身就先天不足。”提及被督办的原因,大同市开发区环保局局长郭刚说。据他介绍,按照最初的设计标准,这个厂主要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但现在辖区内70多家企业的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全都排进该污水处理厂。
开发区污染最严重、也最集中的是医药企业,排出的废水浓度很高。按照要求,企业污水在进入污水处理厂时,就应该进行自行处理,达到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标准才可进入。但是,据郭刚介绍,开发区污水处理厂COD(化学需氧量)的进水标准是450,虽然有些企业的污水经过了预处理,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污水是在COD严重超标的情况下进的厂。进水本身就超标,污水处理厂能力又有限,这样就导致污水处理厂形同虚设。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正奎表示,被国家环保部的挂牌督办后,开发区管委会对5家企业进行了关停。同时对辖区内的所有企业进行了排查。
据污水处理厂负责人介绍,在5月31日前,他们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全部设备、设施进行了检修、维护和保养;完成了新污泥处置晾晒场的垫层防渗及污泥晾晒工作,并于6月12日与大同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综合利用协议书;新建了一座仪器室。
与此同时,为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省、市环保部门还多次组织专家给污水处理厂设计工艺优化方案。下午7时,记者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看到,预计投资400多万元的工艺优化改造工程已经开工,预计在8月15日前完成。
按照督办要求,国家环保部将会在8月底前对污水处理厂的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张正奎表示:“如果在验收时完不成任务,我引咎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