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广东网7月26日电 (杨薇) 26日下午,在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涌前,天河区水务官员已经做好了为羊城50多名媒体记者,进行广州“十年一大变”水环境整治效果的现场解说。但正当记者们见证改变面貌的猎德涌时,情况发生了变故——大量的生活垃成群结队地顺着河道“突袭”过来,“强行”出现在记者的镜头之内,极其不协调的场景令带队参观的广州市政府官员和水务局领导瞪大了眼,现场气氛变的异常的尴尬。
记者现场看到,经过整治后的猎德涌硬件变的非常的靓丽:大理石岸面、石砌的桥墩,美人蕉、风车草、野水芋以及“浮水增氧喷泉式曝气装置”,河里成群的鱼儿不断探出水面来……和广州的很多主要河涌一样,经过整治美化之后成了广州市的“景观河”。 不过眼下的场景多少让人感到遗憾,已经准备好台词的广州电视台的记者面对着镜头,却不断回头张望身后明显漂浮水面的垃圾,几度欲言又止,表情复杂。
一名水务干部小声地向市局工作人员解释:“半个小时前,刚刚检查过,水面很干净,一点垃圾都没有啊。”按道理,整治过后的广州河涌不再应该有垃圾的存在,何况是如此大量的垃圾。对此,现场的工作人员认为,记者到来之前的一场雨,将岸上的垃圾冲入雨水管道,又流入了河涌里。今年以来,当地的媒体先后多次对广州市的亿万河涌整治工程的效果进行质疑。眼看着整治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广州市政府针对治水的问题先后举行了三次发布会,而今次特意请水务局官员给作有关“十年一大变”的水环境整治新闻发布,并邀请记者前往实地见证这一变化。针对眼前的“丢丑”情景,一名记者颇感无奈地调侃说:“上游的市民也太不合作了,丢了这么多的垃圾。”
流入河道的垃圾成分不仅有类似饭店里剩余的菜渣油污,还有快餐盒、木板、整袋子的垃圾等。水质发黄,透明度仍然低,但比以前的黑水河涌有了非常明显的改观。现场广州市的水务官员说,河涌的排污管道已经接入污水处理厂,这些垃圾来源有点奇怪。对于记者提出的“有人在向雨水管道内偷排垃圾”的说法,该名官员表示可能性不大,但也不否认有市民直接往河涌里倒垃圾的可能。
广州素有“岭南水乡”之称,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水系发达,河网交错。根据汪洋书记的指示和举办亚运会的要求,广州市下决心举全市之力解决水环境治理问题,从建设“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的高度, 2009至2010年全市投资340.65亿元,确保到亚运前实现水环境明显好转。
目前广州新建的38座污水处理厂、48座配套泵站及1094公里污水管网,使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从2008年的228.6万吨/日提升至2010年465.18万吨/日,每天减少80万吨污水直排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