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排污企业深夜至凌晨排污的特点,昨天,本报记者趁天亮前奔赴桓台,继续调查乌河污染源头,发现前天上午水质还算不错的耿桥村凌晨时分的河水也变得很浑浊,而且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而宫家村河段的水质相对较好,两个相邻的村水质差别很大。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记者最终在乌河索镇镇义和村附近河段找到一个排污口。记者 韩凯实习记者 张亚军 报道
晨报3585000热线5月23日讯 今天4:30许,记者首先来到乌河桓台县索镇镇建国社区,取样后发现这里的河水颜色较浅,无明显异味。随后,记者又赶到索镇镇宫家村,这里的河水与昨天上午的差不多,水质相对较好。在宫家村北临的耿桥村,这里的乌河水质明显变差,河水颜色较深,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气味。继续顺河而下,来到耿桥村北临的李家村,此时的乌河水比昨天看到的更加浑浊。耿桥村与宫家村是两个相邻的村庄,乌河河水竟有如此大的差别,种种迹象表明在附近河段很可能存在污染源。
5:20许,记者再次返回宫家村。“耿桥村的河水为什么比这里的差很多呢?”记者与几名村民攀谈起来。“这里的河水比耿桥也强不了多少,特别是下大雨的时候,河水特别黑,很臭,可能是有企业趁机排污。”一名村民说,这附近也有企业在向乌河排污。
走下大桥,在这名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沿乌河东岸的小路一路向北,走了约5分钟后,一股臭味扑鼻而来。继续向河岸靠近,一个极为隐蔽的排污口出现在记者面前。事实上,这个排污口几乎看不到口,只是在河岸边出现了一些水泥块和砖块,其中一块水泥块从岸边的泥土里露出来一小截,与水面形成一条不足10厘米的狭窄空隙,灰黑色的污水正源源不断地流入乌河。这些污水带有白色泡沫,散发着刺鼻的臭味,这种臭味与记者在乌河李家村、耿桥村河段闻到的臭味几乎一样。排污口下游不远处,乌河水颜色明显加深。值得注意的是,该排污口十分隐蔽,如果没有人指引,几乎不可能找到。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排污企业很可能是宫家村以东约1公里处的一家造纸厂。5:50许,记者在803省道路西找到了这家造纸厂,在路对面,一个足有5个篮球场大小的水池子盛满了污水,污水的颜色和气味与排污口出来的污水几乎一样。在水池的西南角,一个排污口正不断地向池子里灌污水。该造纸厂的看门人告诉记者,水池与厂区有管道相通,厂区里的污水都排进水池。“每天排放这么多的污水,水池子不就满了吗?”记者问。“水池里的水还要回厂循环利用。”看门人说。(韩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