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工业网报道,通讯员王锦萍:常州市“清水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建设截污、环保控污、水利清淤等综合措施,该市区52条河道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是常州市“清水工程”提升整治的决战之年,河道的治理倾注着市民的关注和建设者不懈的努力。为提升城市河道水质,打造靓丽的水乡名片,今年以来,常州市建设局排水管理处进一步对市区河道调查梳理,大力实施河道截污工程。本着“滴污不漏”的宗旨,第一批水环境治理工程对东、西、南、北市河的新增排放口和原水量较少的排放口进行截污整治。
按照年度计划,目前,常州市新开第一批整治东市河龙晶桥、南市河商会桥、北市河勤俭村、十字河飘香路、桃园路污水管道及水环境提升泵站工程正在加速推进实施,力争在6月底前竣工投入运行。此外,2009年岁末启动实施的白荡浜、南童子河、清南桥水环境截污工程也将于5月以崭新面貌呈现在广大市民眼前。新开第二批龙游河离宫路、十字河沈家村、南市河横兴弄、白荡河工舍路污水截流工程将于7月份进场施工,确保年内完成整治目标。据了解,致力于打造零污水排入的“绿色河道”,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市排水管理处充分考虑了河道水质的动态变化,预留合理的变化系数,努力实现“全截污”的清水目标。
现场还了解到,借助于地块周边地形地貌的先天优势,常州市首次尝试采用全覆盖模式建设水环境污水截流泵站,成为今年“清水工程”的又一亮点。东市河龙晶桥污水截流泵站充分考虑了对绿化景观的保护,设计建设全地下式污水泵站。根据设计方案,从东市河清水栈道开门,由驳岸进出泵站进行检修,工程实施后对绿化原样恢复,感观上无异样。运行产生的噪音、异味、感观等响都大大降低,从而对周边居民环境的影响也降到最低。同时,常州市排水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也介绍,全覆盖式地下泵站也加大了工程施工以及今后运行维护的难度。
据统计,常州市2010年水环境截污工程全部投入运行后,日新增污水截流量约2万吨,年削减污染总量折合成COD为1825吨,总磷21.9吨,总氮233.6吨,为城市水环境改善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