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国务院节能减排督察组来到南宁市督察节能减排情况,记者随行采访。在现场检查时,督察组在南宁看到了一些节能减排的亮点,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绿色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小区的景观补给水、绿化灌溉用水及道路冲洗用水,是将雨水和小区生活废水等非传统水源收集起来,通过一个独立的人工湿地循环净化系统净化后,再重复利用。”督察中,广西首个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试点项目给督察组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该项目位于南宁市青秀区佛子岭路,是一个总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的大型住宅小区。
“在最热的三伏天,只要开着窗,我们晚上睡觉不用开空调。”项目负责人的介绍让督察组一行中很多人将信将疑。“你们是怎样做到的呢?”现场有人问道。
“这得益于充气混凝土、泡沫玻璃以及铝合金中空玻璃内置可调百叶窗三项节能关键技术。”该负责人介绍说,充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仅为传统粘土砖的1/5,能有效降低墙体的传热系数;铝合金中空玻璃内置的可调百叶窗则可以阻挡太阳对室内的热辐射,当它完全关闭时,传热系数仅是单层玻璃窗的1/3,遮阳系数约为0.17(普通玻璃的遮阳系数约在0.9左右),从而抑制室内温度升高;中空玻璃也能有效减少室外热量对室内的传导。泡沫玻璃是环保节能产品,小区的保温层均设计为泡沫玻璃保温板,用于外墙与屋面的隔热。
另外,该小区还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为储户供应热水,在等量热水条件下,其电耗仅为普通电热水器的1/3;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小区进行公共照明;采用能源再生型节能电梯,可节电50%。
污水处理环节仍有瑕疵
当日,督察组一行还来到了江南污水处理厂,对该厂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你们的进水浓度是多少?”督察组人员问技术人员。
“进水COD(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70mg/l,出水浓度为30mg/l。旱季时浓度会高些,在240~250mg/l左右。”技术人员答道。
督察人员认为,该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不够高,建议有关部门认真查找原因,看看是不是因为配套管网不完善,导致污水收集率低和进水浓度低,从而使减排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随后,督察组一行又来到该污水厂的出水口。“这里放的是自来水吧?”由于目测出水太清澈,督察组一行竟不相信这里的水是处理过的废水。“有排水口的实时摄像监控吗?”有关人员问该厂负责人。“没有。”该负责人回答道。
在该厂在线监控室,督察组成员对该厂的在线监测设备也指出了问题,称该仪器“投资少、好管理,但就是监测数据不准确”,不能作为企业收费和执法的依据。建议该厂完善在线监控和运行控制系统,加强管理。
南宁市完成任务尚有难度
据南宁市市长黄方方介绍,2005年至2009年,南宁市的二氧化硫累计完成减排0.73万吨,已提前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计划,今年,南宁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计划维持不增。这个数字导致的最直接好处就是:南宁市的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高。
黄方方表示,虽然南宁市“十一五”前4年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走在全区的前列,但要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是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仍有一定难度;其次是全市重耗企业数量多,耗能量大;三是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相对滞后,市辖6县县城污水处理厂只建成1家,其余5家还在建设当中,预计今年9月份建成形成减排量,但对全市的减排贡献不大。(肖世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