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应市科协的邀请,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副所长、医学博士白雪涛专程来锡,就提高饮用水质量问题与相关人士作了交流。
作为从事水研究20多年的研究员,白雪涛对水的口味、色泽都有着一定的敏感性。每到一个城市出差,白雪涛总要关注一下这个城市的水质。“无锡的水质与其他城市的差不多,没有什么异味,挺干净的,我来了两天了,一直是喝的太湖水。”不过,白雪涛也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干净水不等于就是健康水,水的干净是针对水的浑浊程度而言,健康水则针对人体健康而言。也就是说,健康水既要符合没有污染,无毒、无害、无异味的要求,也必须含有钾、钠、钙、镁等能够满足人体需求的矿物质。
白雪涛表示,目前,饮用水卫生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水源水质严重污染,尤其是看不见的化学污染,诸如农药、杀虫剂、合成洗涤剂、重金属、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及其他有害毒素等。 但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国内多数水厂仍在采用上世纪初形成的传统方法对源水进行处理,因此只能对物理污染和微生物污染进行净化处理,而无法对化学污染,诸如农药、杀虫剂、重金属、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及其他有害毒素进行深度处理。而水煮沸后也并不能“杀死”这些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还可引起人体慢性中毒,破坏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肝、肾损伤,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甚至致癌等。
针对现在百姓家庭普遍使用的纯净水和净水装置,白雪涛表示,纯净水是经过处理后,把所有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都被滤去了,反倒未必对健康有利,而且盛放桶装水的水桶会被反复回收再利用,时间一长,很容易造成真菌感染。净水器也得不断地更换滤芯,否则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鉴于目前污水处理能力有限,现在最重要的是积极鼓励企业实行减排,减少污染物进入水域,从而提高水质量。” 白雪涛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