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岷江上游发生大型山洪
昨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未来五年成都市水利发展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等。成都市水务局副局长刘继平说,日前,成都市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
保水:规划建设第二水源
2010年夏,由岷江上游泥石流导致大面积停水让不少成都市民记忆犹新。刘继平说,成都水源单一,一旦岷江上游发生大型山洪、泥石流或重大污染事件,成都的居民饮水将受到重大影响。为了改善这种被动局面,开辟与建设第二水源迫在眉睫。
刘继平说,成都第二水源工程现已完成初步的备选方案,并将在2012年完成规划与可行性报告,争取在“十二五”末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居民的饮水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除此以外,成都还将进一步新建大型水厂,如第七水厂,推进城乡供水管网的建设与延伸,为居民饮水保驾护航。
节水:推行阶梯水价制度
为最大限度节约水源,成都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需达到80%。
为充分利用市场因素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成都也将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刘继平说,虽然目前并未出台具体时间表,但阶梯水价制度会是成都水价改革的一个方向。这意味着,今后居民用水越多,水价也将越贵。
治水:污水处理覆盖到村
为还原成都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十二五”期间,成都将大力推行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除继续打造天然水生态廊道、抓好水土保持工作之外,成都还会将污水处理覆盖到村。
刘继平介绍,“十二五”期间,成都中心城区、区(市)县城、乡镇的污水处理率将分别达到95%、85%、70%,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率也将达到40%。
防灾:建设灾害预警系统
近年来,洪水以及泥石流灾害不断“光顾”成都,“十二五”期间,成都将进一步完善防汛减灾工程体系。刘继平介绍道,2015年,成都将完成全市14条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并将完成市级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以及10个县级子系统的建设。
除此以外,困扰许多市民已久的城镇低洼易淹区也将得到治理和改造,下穿隧道等城(镇)地下利用空间的防洪排涝能力也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