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出台
为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今年7月,我市编制了《遂宁市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将农村饮水的难点、热点和矛盾突出的问题纳入解决范围。据悉,此次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规划总投资3.89亿元,计划2010年—2013年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工程新建和续建人饮工程3658处,解决农村77.86万人饮水安全。
77.86万农村人口 饮用水还不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村集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集镇规模不断扩大,集镇工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供用水矛盾也日益突出:供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饮水安全得不到保证、生活用水环境恶化、卫生条件得不到保障,个别乡镇还存在专门挑水卖的群体。特别是在2006年,遂宁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干旱,全市有42万人出现了饮用水困难水源紧缺,水质不达标,严重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地方经济发展。
2005年安全饮水普查显示,全市水质和水量不达标的人口涉及120.01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39.4%。其中:苦咸水区涉及97个乡镇人口79.0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6.1%;饮用未经处理地表水涉及52个乡镇15.2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此外,还有部分农村饮用水属于细菌学指标超标的饮用水、未经处理的地表水、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等。
据市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几年,我市已经解决了一批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但目前还有规划内的77.86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当地干部群众强烈要求政府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能够在农村建设水源有保证,水质达标,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
依托已有水利工程 实施“联通工程”
据介绍,2005年,我市开始在农村实施饮用水安全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市一方面主要采取依托已建成的中、小型水库,建集中供水站,既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又保证了水量和供水水质。另一方面,在农户居住分散的地方,建小型供水工程,有效地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今年初,按照建设“大集中、规模化、城乡同网同价”的安全饮水“联通工程”要求编制《方案》,计划投入资金38930万元,计划在4年内解决全市三县两区77.86万人饮水完全问题。其中:船山区11.29万人、安居区17.63万人、蓬溪县18、86万人、大英县12.01万人、射洪县18.07万人。2010年截至目前,我市已争取到中、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9811万元,能够解决23.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记者了解到,为防止“豆腐渣”工程,在各项目区、县分设工程监理组和质量监督组,明确质量标准,落实2—3名专职质检员,对工程质量实施巡回检查,同时,是水务局还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巡查、督导,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何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