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已建成供水规模在200人以上的集中供水站132个,日供水2万立方米,基本解决了全区农村10万余人的饮水问题
编者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也是改变农村贫困面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程。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是我市雨城区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存、生活和生产等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雨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近两年来,雨城区在国家、省、市水利部门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强力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民生工程”,为广大群众引来甘甜的幸福水。
过去许多村民吃水,都靠肩挑背背,现在,只需要轻轻一拧水龙头。这要归功于我市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得益于雨城区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
2008年以来,雨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抢抓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的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打一场农村饮水安全攻坚战,建成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乡村供水工程。
“为让老百姓早日用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雨城区坚持安全饮水标准、依托可靠水源的原则,着力加大新建集中供水工程力度,仅去年,全区总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新建改造集中式供水站23处,有效解决了15个乡镇38个村3.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如今雨城水务人正在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步伐,确保2013年底前解决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供水规模在200人以上的集中供水站132个,日供水2万立方米,基本解决了全区农村10万余人的饮水问题。
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政府铁肩担重任
雨城区受水资源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原有供水设施基础薄弱,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程度还较低,饮水存在安全问题。
2008年,利用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安全饮水安全第一批拉动内需项目,雨城区投资480万元,共建6处集中供水站工程,解决1.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随后,在第一批灾后恢复重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雨城区投资792万元,恢复重建了黄龙水库灌区等灌区渠道震损修复防渗工程,晏场河防洪堤、文阿嘴沟防洪堤等防洪堤工程,红旗塘等微型水利工程和黄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全部完工。
雨城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雨城区第二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有8处,投资1254万元。重点建设了雅安农业园区防洪工程等项目,使园区防洪标准有了较大提高。所有灾后重建项目均已全部完工。2009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安全饮水安全项目,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400万元,共建15处集中供水站工程,以解决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雨城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虽然水务局人员少、项目多、工作面广、任务繁重,但是,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水务局始终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和严格执行程序不减、时间缩短、依法办事、严格达标的原则,有序、有效地促进了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程突出规模化
管理力求规范化
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历史重任,如何保证农村饮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雨城水务人集思广益,决定首先抓住规划和设计这个“牛鼻子”,突破村组界限,科学统筹一个片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选择水质好、水量足、辐射面广的水源地,用大手笔做大集中供水工程,集中联片进行覆盖,一次性解决项目区群众的吃水问题。
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区水务局每年在工程实施前都召开动员会,对工程实施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召开
座谈会和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广泛深入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浓厚氛围,为工程建设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工程建成后,为克服以往重建轻管的思想,雨城区水务局结合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要求,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维修、养护、用水、节水、水费计收、水源保护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对规模较小、多户共建的联户联建工程,积极引导受益农户民主协商,签订管护协议,组建了以副局长王治清为会长的农村用水协会,按表计费,定额供水;对规模较大、跨村的集中式供水工程,统一管理,实行科学供水。
凸显社会效益
受益人称赞
越来越多的安全饮水工程通过投入使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了项目区农民的称赞。
10月12日中午,雨城区南郊乡中心校的食堂飘着肉菜香。该校负责人介绍说,以前学校师生员工的饮水,全从山后2公里远的水沟引进,水量不稳定,还担心饮水安全问题。“自从饮上甘甜洁净的自来水后,饭菜香多了,用水安全也得到保证。”
雨城区还获得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在省、市水利部门的帮助下,投资95万元,于2008年在南郊乡坪石村建起一座自流饮水集中供水站,有效解决了坪石等3个村556户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南郊乡坪石村6组的杨才林深有体会地说:“以前坪石村饮水不是打井取水,就是用抽水机抽山下周公河里的水。如今这些都一去不复返了。”
记着在北郊乡联坪村看到已建成并开始试运行的联坪供水站。其总投资96万元,经过科学选择水源,从2公里外的山峦处引水,水质卫生达标。该供水站有效解决了联坪、红星等5个村35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雨城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而且通过促进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改善,降低了与卫生条件有关的疾病发病率,提高了农民特别是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同时,发展庭院经济,促进了脱贫致富。饮水条件的改善,提高了牲畜的成活率和畜产品的产量、品质,提高了工程的综合利用率,为适量发展庭院种植业和加工业提供了水源保障。(记者 黄启源 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