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贵州全省境内大部分区域都迎来了大旱来的第一场雨,但地处贵州最西部,也是贵州灾情最为严重的盘县,却丝毫没享受到这场 “及时雨”。望眼欲穿的盘县老百姓终于在昨天看到了一丝希望,弥漫了整整一天的雾气预示着降雨的来临。然而整整一天下来,只飘下几次连肉眼都难以看到的毛毛雨。当地百姓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井水依然干涸。
天降毛毛雨于旱情无补
盘县,是贵州旱情最为严重的县,90%以上的山塘多已干枯,小春作物几乎全部绝收,65万人饮水困难。一入盘县县城,正在一间洗车房内洗车的陆虎、奥迪Q7等豪车就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个拥有120万人口的县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该县大大小小的煤矿。盘县县政府一位官员向记者直言,盘县的煤矿基本上是私营,该县的贫富差距非常大。
在这场百年不遇的旱灾中,盘县城区的用水暂时还谈不上困难。但在距离县城30公里左右的石桥镇,记者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通往石桥镇的是崎岖不平的山区土路,中午时分,一场大雾使得道路能见度仅有20米左右。
对于备受旱情折磨的石桥镇百姓而言,看不到雨,能见到雾已经很让他们欢欣鼓舞了。几个月来,他们连雾都没见过。记者与村民们一起期待着降雨的来临,可惜整整一个下午过去了,除了肉眼也难辨的几次毛毛雨外,雨量丝毫不见看涨。
随着旱情的不断加重,能解决石桥镇1.2万人饮水的搭木桥水库于去年10月就彻底干枯了。在此后的时间里,石桥镇的百姓们只能到四周山区遍寻水源。一处碗口大小的水源,往往有十几户人家在排队接水。在上西铺村,运气好的人家每天步行一个小时才可以带些水回来。而在盘县境内,有近2万人每天要到10公里外的地方去取水。
独特地貌条件难留水
石桥镇地处山区,几个村子里也存有几口水井,但水井干枯的事情并非今年旱情袭来时才发生。石桥镇有山有水,还有煤。盘县县政府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对煤层的开采会造成地下水下沉,这的确是造成当地旱情加重的一个因素。随着当地煤矿的不断增多,财政收入上升的同时,地下水的下降也使得很多水井逐渐干枯。
尽管旱情持续加重,但村子周边一些煤矿的生产却几乎不受影响。
记者在石桥镇采访期间,能看到的最大水流便是从一家煤矿里流出的。黑灰色的水流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已经干枯的水库池底。这些被污染过的水流会不会被周围村民们直接拿去饮用?盘县水利局的工程师何进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已经对周边村民进行过大力宣传,煤矿本身也修建了专门的污水处理池,不会把污水直接汇入解决下游居民人饮的水库中。
盘县也拥有西南地区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而这些地区恰恰成为干旱的重灾区。“这些地方植被很少,存不住水。”盘县县政府外宣办主任甘奇说,该县也曾请水利专家对可能存水的地下溶洞进行过勘测。“发现了一个,在地下200米深左右,开采成本太高只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