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厂的一处排污口
N见习记者蔡学伟本报记者龚凡文/图
本报讯原本清澈的河水,自从一家名为东泰皮革厂的工厂建成后,水质不断恶化,村民下河捕鱼,手都会得皮肤病。昨日,莆田涵江区白塘镇集奎自然村村民向本报热线968111反映,他们已向涵江区有关部门提交了皮革厂存在的四方面问题。昨日上午,白塘镇副镇长林祖荣向记者表示,涵江区政府将在本周内,牵头环保、土地、水务及白塘镇政府有关人员,协调解决此事。
河水变“酱油汤”手碰到瘙痒感
“现在河水又脏又臭,就像酱油一样。”集奎村郑姓村民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村里这条集奎河还非常清澈,村民可以在河里洗衣服、洗菜,甚至直接饮用河水。自1998年东泰皮革厂的工厂建成后,水质越来越差,连浇灌农作物都成问题。
王姓村民说,他打鱼快30年了,现在手一摸到河水,就有强烈的瘙痒感。因为经常接触河水,双手已得了严重的皮肤病,医生诊断为河水污染造成的。记者注意到,王姓村民的双手又红又肿,长有不少红斑。
随后,记者与村民一同来到皮革厂厂房附近,发现工厂大门口立有几个巨大的塑料桶。“这些桶里面装的都是化工原料,不知有没有毒。”村民们说。
在工厂围墙外,记者又发现了一条大约50厘米宽,70多米长的排污沟,沟里黑色污水散发出浓烈的恶臭味。在厂房靠近集奎河一处,还发现一个大土坑,坑里堆着生产废料,还有暗管向河里排放污水。
目前,村民们向有关部门反映了4个问题,分别是皮革厂的污水排放是否达标、厂房大门口塑料桶的处理、排洪沟能否恢复原状以及工厂厂房是否存在占用河道乱搭盖问题。
皮革厂表示污水处理后才排放
东泰皮革厂郭经理告诉记者,2007年工厂就修建了污水处理池,现在所有污水都是经过处理后才排入河中。第二年他们又引进了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仪,每5分钟仪器就会将污水信息通过短信的形式,传到环保部门的监测中心,环保部门一旦发现排污超标的现象,会在5分钟内通知厂方,停止排污。
他说,去年12月份,为了保证污水池设备更高效运行,他们还开始修建3个过滤塔,目前已建好一个。对于在门口摆放化学原料的问题,郭经理解释说,门口的塑料桶里存放的是用来给皮革进行润滑的油脂,是没有危险的,厂方可以考虑将塑料桶移进工厂。
至于工厂靠近河边的那个大土坑,郭经理说那是用来装废料的,按照规定,本应建一个垃圾存放池,将垃圾堆放池内晾干后,再交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由于种种原因,垃圾池一直没有建起来,的确会给周边的河水造成一定的污染,他表示将在一个月之内将垃圾堆放池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