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强化河湖长制护碧水清流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广西河湖面貌持续稳定向好,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排名前10名中,广西占7席,柳州市位列全国第一。在2024年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广西获优秀等次,排名全国第三。
据了解,自治区总河长牵头召开工作推进会,签发第9号、第10号总河长令,部署推动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清理整治、幸福河湖建设等工作,系统保护治理流域生态。西江、柳江、郁江、桂江4条干流自治区河长带头巡河,五级河湖长巡河湖85万余人次。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合力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1.4万余名村级河湖长、1.8万余名巡河员、护河员共同维护水域健康。发展“民间河长”和护河志愿者近百万名,组织“河小青”“关爱山川河流”等护河爱河志愿活动,织就一张全民参与的护河网。
同时,启动西江、柳江等4条干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修编,累计完成1357条(个)河湖健康评价,河湖有了“体检单”,健康及以上河湖占比90.9%,广西生态质量指数保持全国领先。强化跨省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开展西江、湘江、万峰湖、鹤地水库等跨界河湖库联合巡查。
此外,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等水网骨干工程加快推进,健全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成功应对17次致灾暴雨洪水。科学调度水工程,累计拦蓄洪量达134.7亿立方米,减少受灾人口466.23万人。开发广西防洪大模型,运用人工智能、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手段加强巡查管理,动态监测7条流域面积10000平方公里以上重点河流、342个洲岛地物变化,实现从河湖问题事后处置向事前源头防控的转变。
广西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1300平方公里,推动西江、漓江等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今年广西还新增3处国家重要湿地,目前拥有51处重要湿地。截至目前,广西累计建成457段(个)“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