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水污染治理中,“知道污染存在却找不到源头”的困境长期制约监管效能。11月11日记者获悉,随着四川省首个在线水污染预警溯源系统在温江投运,创新性引入的水质荧光指纹技术,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核心支撑。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落地不仅填补了省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以“监测—预警—溯源—治理”的闭环管理体系,为平原流域水环境安全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

图为水质自动监测设备
“不同污染源排放的污水因成分差异,会形成独一无二的‘荧光指纹’,如同为每类污水建立了专属‘身份证’。”成都市温江生态环境局项目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系统通过三维荧光光谱仪捕捉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特征信号,即便细微成分差别,也能精准识别。
目前,温江已在杨柳河、大朗堰等关键流域布局两个水污染预警溯源在线站,同步为40家重点企业建立专属水质指纹数据库,通过综合监管平台实现数据整合与智能分析。一旦监测站捕捉到水质异常,系统可快速将实时信号与数据库比对,锁定疑似污染来源,为执法取证和应急处置抢占黄金时间,推动水环境监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
据了解,该项目聚焦温江主要河流12个重要断面,构建起全时段、全链条水质监测与风险防控体系,为流域生态安全与产业稳健发展筑牢双重防线。通过实施全天候实时监测,系统能够精准预警超标污染物,有效规避污水处理系统负荷过载风险;针对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防控雨水管网排放风险,严防初期雨水夹带污染物直排入河。
温江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保障设备24小时规范运行及数据真实准确,确保“监测触发预警、预警引导溯源、溯源支撑治理”全流程贯通。通过强化运维管理、优化数据校验机制,推动技术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实效,为当地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供强力支撑。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