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傍晚的中山,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去河边走走。家住岐江河附近的王先生说:“你看这河面,碧波荡漾,带孩子过来玩,热闹又舒心。”
五桂山街道的沙爷河,也成了居民的“休闲宝地”,2.4公里的溪边慢行道旁,香樟遮出凉荫,竹林、红花楹、蓝花楹、勒杜鹃凑出满眼生机。市民陈姨笑着说:“以前哪敢想河边这么美?现在每天来散步,心情都好!”

这生动的一幕幕,正是中山全域“水改”攻坚结出的硕果。近年来,中山以“五大直面”姿态全面推进治水工作,一场深刻的水环境变革就此展开:城镇建成区已基本消除黑臭河涌,全市106条主干河涌基本消除劣V类;水污染治理核心工程基本完成,央督以来新建管网6909公里,新建、扩建17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从央督时123.5万吨/日提升到225.5万吨/日,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从央督时的25%提升到99.1%;14.2万亩养殖池塘完成尾水排水治理改造。
如今,一条条曾经的黑臭河涌,已蜕变为“生态河”“经济河”“打卡地”,沿河宜居宜业、亲水乐水的城乡新风貌逐步显现。这不仅彻底扭转了过去被动的治水局面,更让市民重拾对水环境的信心。乘势而上,中山正开启美丽河湖建设新征程,以“水改”赋能“百千万工程”,加快绘就美丽岭南水乡新图景。
来源: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