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水务局专场。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运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天津保障维护水安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

李文运介绍说,“十四五”以来,天津统筹做好高效利用水资源、优化提升水环境、保护修复水生态、保障维护水安全文章,水务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为支持和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是水务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十四五”期间,天津抢抓国家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水利工程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以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加快推进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各类水务工程380余项,预计完成水务建设投资约890亿元、比“十三五”时期翻一番,水务建设规模创历史新高,水务强基础、稳经济、促就业、惠民生作用突出。
二是防汛抗洪取得全面胜利。我市立足防范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持续深化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全市一级行洪河道堤防达标治理率由2020年的79%提高到2025年的99%,重要蓄滞洪区全面达标治理,34条重点山洪沟全面完成整治,防洪工程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十四五”期间成功应对了2021年夏秋连汛、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2024年“8·9”山洪、2025年海河“25·7”区域性大洪水,实现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四不”目标,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
三是城乡供水需求得到有力保障。引江引滦双水源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新增水源储备能力0.49亿立方米,新增水厂供水能力61万立方米/日,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7%,全市供水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满足城乡供水需求的同时,水资源刚性约束基础不断夯实,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非常规水利用四个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比2020年下降10%以上,主要节水指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四是河湖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持续推动河湖生态复苏,大运河连续四年水流贯通,永定河连续五年全线有水,京津冀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功能逐步彰显;天津?绿屏水系引调自如、清水畅流,全市“四横、三纵、十一片区”河湖水网完成构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全市深层地下水水位连续6年回升、累计上升11.8米,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双下降”,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98.55%,位居全国前列。
五是水利现代化治理能力迈上新水平。数字孪生建设初具规模,覆盖重点防洪工程的工情安全监测感知体系、覆盖全市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基本建成,“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系统初步打造,防汛工作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有力有效,五年来工程质量合格率100%,重点工程单元优良率90%以上,在水利部质量考核中连年获得A级。政务服务优化提升,水务营商环境不断增强,“获得用水”营商环境指标进入全国标杆城市。
下一步,市水务部门将在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我市水务“十五五”工作,为推动全市水务高质量发展、保障全市水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