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于近日以第12号省总河长令正式印发实施。
《实施方案》明确,立足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战略定位,以打造“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为目标,以六大水系为轴、重点高原湖泊为节点,以流域为单元,以河湖长制为抓手,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和岸线保护,治水之害、用水之利、彰水之美,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具有云南特色的幸福河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到2030年,以各地“母亲河”为重点,力争建成170个(段)左右幸福河湖,其中省级幸福河湖70个(段)左右,州(市)级幸福河湖100个(段)左右,幸福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着眼加快推进幸福河湖建设云南实践,《实施方案》提出6个方面建设行动,共15项重点任务。具体为:实施安澜河湖建设行动,构筑防洪安全通道,包括筑牢江河湖泊水安全屏障、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两项任务;实施健康河湖建设行动,维护河湖生命脉道,包括加快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3项任务;实施清洁河湖建设行动,构建碧水清源净道,包括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推进河湖污染防治、加强乡村河湖管护3项任务;实施绿美河湖建设行动,打造亲水生态绿道,包括推进河湖绿道建设、建设城乡居民亲水圈两项任务;实施文化河湖建设行动,建设水韵文脉廊道,包括挖掘河湖文化资源、打造高品质河湖文化圈两项任务;实施富民河湖建设行动,共筑滨水经济富道。包括推动河湖生态价值转化、扶持“河湖+”融合发展产业项目、推进河湖保护与“旅居+康养”深度融合3项任务。
《实施方案》细化明确了省级各部门在幸福河湖建设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从健全河湖管理长效机制、强化河湖执法监管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管理机制相关要求,从加强组织领导、拓宽投入渠道、广泛宣传引导3个方面明确了具体保障措施。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