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与生态韧性,7月16日,濮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五部门联合印发《濮阳市城市绿地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该《导则》经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能够为中心城区绿地建设提供规范化指引。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为落实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濮阳市统筹自然资源、城建、财政等多部门力量,聚焦城市绿地这一关键生态空间,制定专项规划设计导则。《导则》以“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建设”为原则,旨在通过绿地系统优化,增强雨水蓄渗、净化与调蓄能力,减轻市政排水压力,为市民创造更安全、宜居的城市环境。
《导则》围绕城市绿地的海绵功能提升,对适用范围、海绵城市措施类型、规划方案要求到政策管控进行全面规范;明确了下沉式绿地、调蓄水体、蓄水设施、透水铺装四类海绵措施及其指标要求;优化了城市道路绿化分隔带、行道树池等需采用下沉式绿地设计;规定了建筑与小区中政府投资项目需全面落实海绵措,有污染风险的项目需严格论证防污染扩散。同时,《导则》要求设计方案须经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研究通过后,方可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未经上会研究的项目,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不得进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下一步,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和城乡建设、城管等部门将按照《导则》要求全程监管项目规划设计、审查审批及施工验收各个环节确保海绵城市措施落地。
来源:濮阳市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