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开封市委宣传部、开封日报报业集团、开封市城管局组织“市民考察团2025·海绵城市建设”考察活动,参观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成效,近距离感受民生工程带来的美好变化。
考察团由市民、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30余人组成,先后走访市海绵城市建设展览馆、汴京路排水管网及道路海绵化改造项目、大梁门四角绿地海绵化提升改造项目、环城墙公园四期雨水资源化利用项目现场,实地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在市海绵城市建设展览馆,考察团成员通过宣传视频、图文展板、沙盘模型和多媒体演示,全面了解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理念,对城市在应对内涝、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表示赞叹。
汴京路(公园路—工农路)是海洋馆泵站服务片区,如今原有的传统排水系统已升级为“雨水花园+透水铺装+地下管网”的综合体系,海绵化改造破解了汛期易涝积水、雨污水管网老化和人行道破损松动等问题。市民代表表示:“往年雨季这条路积水严重,现在不仅美观,下雨天也不再‘蹚水过街’了。”
古城墙下的生态“海绵体”——大梁门四角绿地海绵化提升改造项目,通过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和透水铺装等海绵化改造,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保护了城墙遗址,同时也增强了雨水调蓄功能。熟悉这片区域的考察团成员感叹道:“以前这是一片凸起的草地,道路铺装破旧,现在绿地能吸水蓄水,还能为周边降温,散步更舒适了。”
环城墙公园四期雨水资源化利用项目位于盘鼓广场,建设坚持“微改造”理念,因地制宜布局海绵设施,通过收集硬化铺装地面雨水,经线性排水沟及雨水管道收集至地下雨水蓄水模块,实现雨水自然积存与利用。目前,雨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在开封市建成区内共选取100处点位,打造雨水资源化利用示范点。
据了解,下一步,开封市将持续扩大海绵设施覆盖范围,推动“古城保护+生态建设”深度融合,让市民共享“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的宜居成果。
来源:开封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