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冲击负荷的早期预警,最快21分钟完成溯源,赋予每家企业排放工业污水独有的‘水质指纹’……”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2024年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典型案例入选名单。浙江宁波石化开发区的这项绿色科技管理手段作为“有毒有害污染物数智化预警精准溯源典型案例”成功入选,成为全国10个典型案例之一。
这项技术由宁波石化开发区的中浦投资控股集团引进,被应用于园区内的华清工业污水处理厂。
宁波石化开发区涉水企业超100家,产业类型众多,生产废水水质成分复杂且差异性明显。面对企业废水有毒有害污染物种类繁多、监管难度大的难题,中浦投资控股集团创新应用水质数智化溯源技术,为园区企业的工业污水建立了独特的“水质指纹”数据库,并配套建设了毒性物质、水质指纹预警监测设施。这项技术通过采集园区内工业企业的工业污水,提取其特征“指纹”并录入系统内,后续可实现污染溯源。
“水样的三维荧光光谱会随污染物种类和含量不同而变化,且具有与污染源一一对应的特点,被称为‘水质指纹’。不同水样的水质指纹有显著差异,故可通过‘水质指纹’对比判断水体是否被污染,并识别污染源,进行溯源。”中浦控股集团数智化监管站房运维人员介绍道。
在华清工业污水处理厂的数智化示范站,可以看到,这里放置了4台机器以及一些实验设备,这就是整套毒性预警污染溯源协同监管系统,由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和“水质指纹”污染预警溯源仪组成,全智能化运作,人工只需定期巡检,站点的数据会实时传输至智慧监管平台,在发现水质数据超标时,会第一时间预警,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也就是说,当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发出预警,识别到有超标准的污染水源时,“水质指纹”污染预警溯源仪会启动溯源,追踪排放超标污水的企业,为下一步的治理及执法工作提供相应“证据”。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已形成成熟的“指纹库”,且仍不断更新录入,从而不断扩大工业污水排放治理“天网”,协助辖区监管部门让“偷排”无所遁形。
“这一体系能够实现进水异常的早期预警预报、快速锁定污染来源,缩小排查范围,缩短排查时间,避免进水可能对生化处理系统造成的巨大冲击风险。”宁波中浦投资控股集团负责人陈利群说。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