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点》发布,涵盖完善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等6大方面26条具体内容,旨在提升城市应对雨水挑战的能力,打造更加宜居、更具韧性的城市环境。
在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方面,一方面,大力推进城镇雨水排水系统建设,计划推进约80个雨水系统提标项目,提升全市城镇达到3~5年一遇雨水排水能力面积比例至25%。同时,持续开展消除积水专项行动,消除11个道路易涝积水点,让市民出行更加顺畅安全。另一方面,全面推进排水设施的修复与改造工作。今年将完成100公里排水管道修复并开展雨污水管网混接普查,集中力量整治重点问题区域的混接现象。此外,加大排水管道附属设施改造力度,完成5万座新型雨水口更新改造,有效提高截污和雨水收集能力。基本完成中心城区三大片区排水系统感知体系建设,同步推进覆盖中心城区的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测与精准调度。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在住宅小区、文化、体育、广场等新改扩建项目中加强雨水调蓄设施的功能复合利用,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收集与利用,缓解城市内涝压力。城中村改造方面,打造16个老旧小区海绵改造重点项目,改善老旧小区的排水条件和居住环境。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新建市政道路、轨道交通等项目将确保排水通畅,既有市政基础设施则结合设施大中修、道路积水点改造、架空线入地、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等工作,持续推进海绵化改造。
此外,为打造集生态、休闲、防涝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空间,该工作要点明确推进城市公园建设与改造。在新改建口袋公园方案审核阶段,充分考虑口袋公园特色,稳步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今年计划建成开放10座环上公园,推进北蔡、吴淞江等楔形绿地以及杨浦滨江绿地、嘉定苏河源公园、普陀苏河岸线公园、长风公园改造等黄浦江、苏州河沿线区域项目建设。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