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根据广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结果显示,广安市水环境质量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势头,从2022年开始,已连续三年实现7个国考断面、3个省考断面和12个水功能区水质三个优良率100%,优良率全省并列第一。嘉陵江、渠江、御临河干流广安段水质保持在地表水Ⅱ类。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如何爱水、治水、兴水,追根溯源在于“清水”。近年来,广安市坚定信心、咬定目标、攻坚突破,持续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走深走实,坚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市一条条河流、一座座水库经过“洗礼”焕发光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找准立足点 夯实河湖长制基石 将水环境治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民意所在、众望所盼。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动全市河湖长制重点工作;主要领导对全市河湖长制工作作出批示9次,切实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
广安市印发了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分县(市、区)制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细化8条市级河流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四张清单”。
全市各级河湖长扛起责任,认真巡守河流“责任田”,及时解决河湖管护突出问题。去年全年,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共开展巡河9.1万余次,发现问题1345个,全部整改到位。
此外,广安市还持续推进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深入开展“川渝河长面对面”访谈、川渝“河小青”长江上游地区生态保护行动等系列活动,开展跨界河流联合巡河、清漂、执法。
去年11月30日,广安市参与了全国首次部省(市)联合“环境应急·2024”嘉陵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验证了川渝联动响应处置机制,搭建起了省际间、部门间、政企间多重协同响应、密切协作处置的大格局,也为新形势下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参考。
紧盯关键点 强化农村水环境治理 广安区花桥镇竹林村,是2021年全国18个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核心村之一。
近年来,竹林村对农房进行风貌塑造,同时对广场、廊桥、荷塘、河道等休闲场地及相应设施、景观进行修缮打造,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改变,人居环境变得越来越美。
变化也源于竹林村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模式。
竹林村所在的花桥镇,除场镇周边或新村聚集点外,农户居住多呈点状分布,农房间距远、地势高低不一,不利于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
为更好推动散户污水治理,从2021年起,该镇将“厕所革命”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结合,实施了“厕污共治”项目。该项目采取“3+1+资源化利用”模式,通过在室内建设厨房废水收集池、在厕所适当抬高蹲便器位置等方式,将“黑水”与“灰水”分开收集,“黑水”经三格式化粪池发酵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餐厨废水、洗涤废水、洗浴废水等“灰水”经隔油池、灰水池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
不只是花桥镇。近年来,广安市深入推广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持续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废水、水产养殖尾水和种植业污染治理。全市372个建制村农村生活污水“千村示范工程”全部完工,1181个村(社区)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建制村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为75.29%,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保持在100%。
为保护河湖,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广安市部分乡村还设立了生态文明超市,对积极参与河湖管理、自觉保护生产生活环境和遵守村规民约的村民进行评比、表扬、奖励。此外,广安市还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颁布实施了《广安市城乡污水处理条例》,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法律保障。
各部门协同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今年1月25日凌晨,武胜县公安局沿口派出所民警曹红军和同事在长滩寺河附近巡逻时,发现有4名男子正在使用渔网在河中非法捕捞。
“当时发现有人在河里下网,并听见有鱼儿在水面跳跃的声音,我们判断嫌疑人已经非法捕捞到了鱼。”曹红军说,于是民警在嫌疑人的必经之路设置卡点,最后现场拦获。
“之后我们口头传唤4名嫌疑人到武胜县公安局办案中心,对其进行调查取证,4人对他们非法捕捞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曹红军说,公安机关现场查获渔网两张,渔获10条共25.02千克。嫌疑人虽辩称“仅为食用”,但其使用禁用渔具(刺网)在十年禁渔期非法捕捞水产品,违反了保护水生资源相关法规,造成水生生物资源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条,4人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目前,此案件已移送武胜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武胜县公安局沿口派出所中队长杨海军表示。
“十年禁渔”是长江大保护的历史性、标志性、示范性工程,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安市全面推进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工作,制定《“六长联动、生态共保”工作机制》,加快推进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和检察监督高效衔接,依法打击非法捕捞、非法电鱼等违法行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2024年,全市查处非法捕捞行政案件109件、128人,司法移送案件5件、5人,收缴行政罚款6.585万元。
此外,广安市还制定了《关于建立河湖执法相关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并建立联席会议、案件移送等七项机制。同时,广安市分别与重庆市合川区、渝北区以及达州等地的公安机关签订了《加强跨区域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联动执法协作机制》,进一步增强防范、打击非法捕捞犯罪活动的工作合力,构建跨区域打击“无缝对接”体系,确保长江“十年禁渔”工作顺利开展,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来源: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