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河北省邯郸市降水不断加强,市区中华南地道桥下一处水位传感器感应到水位上升,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排水管理处智慧排水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红色预警。系统自动生成工单,将任务派发给相应责任人。几分钟后,现场处置人员立即反馈工作信息,确保行人、车辆安全。
7月2日,强降水过程结束,邯郸主城区在普降大雨、降水量超过40毫米的情况下,没有形成长期内涝积水,没有发生人员伤亡情况。
这一自动化的智慧指挥系统,是邯郸气象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建设的成果。前期,两部门依托物联网、无线通信、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在位于市区通行枢纽的9处地道桥布设了配备电子水尺和显示屏的内涝监测点,并在各区域均衡安置多要素气象观测站。合作建成的智慧指挥系统集气象预警信息接收、雨情数据实时采集、水情发展态势不间断感知、任务工单自动生成派发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形成了以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为先导,城区排水力量相机而动的科学防内涝工作流程。
以往一场短时强降雨,要人工巡视查找积水点,效率低,速度慢。智慧指挥系统投入使用后,大大缩短了应急反应时间。市城管执法局排水管理处总工程师董淑贤说:“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还有可能出现多次强降雨。有了准确的气象预警信息和智慧指挥系统的科学调度,我们将在强降雨来临时做到快速消除大面积、长时间积水,将城市内涝的影响降到最低。”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