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温州官宣入梅,据市天气象预报显示,未来一周,我市天气多阵雨或雷雨,累计雨量大。此外,温州入梅后,也迎来了一年中降水较集中的时间段,城市防洪防涝都有哪些防范举措?记者6月11日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公用集团获悉,“智慧排水”二期平台的黑科技“防汛防台指挥系统”已经实现“一网”治全城,将护航城市汛期安全。
三项“独门秘技” 筑造城市防汛“最强大脑” 每到汛期,“智慧排水”就要闻汛而动。记者日前从市公用集团排水公司获悉,我市已完成“智慧排水”二期平台建设,黑科技“防汛防台指挥系统”可实现“一网”治全城,护航城市安全度汛。
创新升级的“防汛防台指挥系统”究竟有何威力?市公用集团排水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了其三大使用功能。首先它有强大的“感知能力”,市排水公司通过科学部署34套电子水尺、80台移动单兵、239部通讯电话、377辆抢险汽车等物联感知设备,搭建“智慧排水”的物联网平台,全天候感知温州市区下穿道路积水水位、防汛队伍车辆GPS定位、积水抢险现场画面等内容,实现了信息感知人工“主动询问”到系统“自动接收”的重塑。
其次,它还是归集防汛涉水信息的“情报高手”。依托浙江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通过温州市大数据局成功调取温州市气象局雨情信息(40处监测站实时雨量)、水利局水情信息(39处河道水位、3处瓯江潮位、水闸监控13处)、公安局监控信息(2161处“全球眼”监控)、应急管理局积水信息(111处城市路面积水预警),做到多部门防汛数据在一个应用上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共享共用,实现了防汛要素信息“数据孤岛”到“互通融合”的重塑。
“防汛防台指挥系统”的第三项独门秘技,是它能强化积水闭环管理。系统能把积水隐患上报图层,将视频监控、物联感知、市民投诉等多个渠道发现的积水隐患转化为积水点数据信息,并通过“智慧排水”平台以“任务单”形式派发至防汛队伍,由防汛队伍通过“智慧排水”APP进行“接单处置”,实现了积水处置“多头通知”到“一键直达”的重塑。
有了这三项“独门秘技”,面对接下来的持续降水,“智慧排水”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方。
对症下药“治”涝点 排查隐患疏通城市“毛细血管” 有了“最强大脑”的指挥,“排水橙”排险治涝就能有的放矢。今年4月,城市进入汛期后,市排水公司强化市政排水设施的巡查维护工作,保障排水设施在汛期安全稳定运行。
市排水公司多次开展道路积水点、下穿泵站运行隐患等防汛防台隐患排查。针对市区一二三级管网出水口,排查出水口是否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进行溯源、整治等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出水口2453个,疏通各级排水管网863公里。
“排水橙”还提前对市区3座污水处理厂高低压配电间、加药间等重点区域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污水处理系统汛期稳定运行。同时,依托公用967555客服热线,与12345、110、智慧城管中心等部门联动,在线接收和处理管辖范围内井盖缺损、管道堵塞和路面积水等排水设施问题,累计接收核查排水案卷4800余件。
雨天出行,积水易涝风险点“能避则避”。据市排水公司统计,市区目前仍有30个易涝风险点。为了确保市民雨天出行安全,今年以来市排水公司对市区道路积水情况进行普查和现场踏勘,精准分析形成原因,细化积水点整治的“一点一方案”,针对不同易涝风险点“对症下药”。
据统计,今年以来市区已完成整治积水风险点8个。市排水公司温馨提醒,在暴雨预警期间如遇道路积水,车辆绕道通行,以免造成车辆人员受困下穿或隧道内。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