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青岛市坚持“三水统筹”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青岛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持续开展城镇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检查工作,扎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实施水质公报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开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厂水质信息。印发实施《2023年青岛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工作计划》,深入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持续开展重点流域“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执法检查。2023年,全市20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标且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年度目标,达到或优于Ⅲ类13个,Ⅳ类7个;16处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李村河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此外,青岛市严格落实湾长制,制定印发《湾长制年度工作计划》;完成胶州湾海洋塑料垃圾“清漂”专项行动,开展“净滩2023”两轮岸滩垃圾清理;印发《青岛市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全市6174个入海排污口整治,从源头治理陆源污染入海。2023年,青岛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海水水质优良(一类、二类)面积比例达到99.3%,海洋生态环境保持稳定。
在美丽海湾建设方面,青岛市走在前列,灵山湾、崂山湾先后获评全国、全省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第一名。青岛市成立了美丽海湾建设工作专班,沿海各区、市政府(管委)和生态环境、海洋发展等市直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统筹组织,协调推进,形成齐抓共管的美丽海湾建设领导体系。将全市49处海湾划分为六大湾区,提出利用3个五年规划时间,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美丽海湾建设。青岛市组织开展重点海湾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建立海洋生物可视化信息库,实现了海洋生物多样性普查数据的可视化、信息化。
今年,青岛市将继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更好绘就天蓝、地绿、海碧、水清的生态画卷,以实干担当书写美丽青岛建设精彩答卷。
来源:青岛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