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绵化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颜值’上升、功能提升,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小区绿化多了,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提起在2023年完成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清城区青云社区东皇花园的居民李小姐对如今雨天不用再蹚水出门点赞。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清远从中心城区试点向全市域逐步展开,“以点带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已形成了覆盖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审查的技术支撑体系。
随着海绵城市工作的推进,清远海绵城市建设将从试点逐步走向系统化全域推进。5月9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清远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简称《规划》),以海绵城市建设为统领,统筹实施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地下空间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蓄水、渗水和涵养水的能力,增强城市防灾能力与水平,筑牢粤北生态屏障。计划至2025年,城市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至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至2035年,城市建成区85%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
全市搭建“两屏、多廊、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
海绵城市也被称为“会呼吸的城市”,就是让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海绵城市突破了传统“以排为主”的雨水管理模式,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手段,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进而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根据《规划》,清远将构建“两屏、多廊、多点”的海绵生态空间格局。“两屏”即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和珠三角外围生态屏障。强化与周边连绵山体的空间衔接和协同治理,推进南岭、笔架山、三桂山等山体屏障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限制城镇建设无序扩张。生态屏障内限制开发建设行为,针对连接屏障之间的耕地、城镇等用地进行严格管控,禁止破坏生态安全的活动,保障屏障的连续性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完整性。
“多廊”由13条水系廊道、10条动物迁徙廊道构成的生态廊道体系。大龙山生态廊道、九嶷山-起微山生态廊道、红起微山-燕子岩等动物迁徙廊道按照1000米宽度进行管控,东西生态廊道按照600-1000米管控,其他次要动物迁徙生态廊道按照300-600米管控;北江生态、连江等水系生态廊道按照300-600米宽度进行管控,星子河、三江河等次要水系生态廊道按照30-100米宽度管控。各县(市、区)在详细规划中对廊道的布局和管控要求予以细化落实,对有关地区的建筑高度、密度和形态等控制要求予以细化。禁止擅自占用、挖掘生态廊道,禁止破坏生态廊道内地形地貌、水体、植物的行为。
“多点”即全市21个自然保护区、28个森林自然公园、10个湿地自然公园、2个地质公园、2个风景名胜区和1个石漠自然公园,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统筹管理。
近期将建设14个重点海绵城市建设区域
《规划》提出,海绵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区域将是新旧结合,建设类型多样且具有可示范性。根据近期建设重点区域选取的原则,全市共划定14个重点区域,总面积190.53平方公里为近期海绵城市建设重点。
中心城区划定清远市中心城区省职教城、飞水片区、燕湖新城、源潭物流园、百嘉科技园、龙湾工业园、盈富工业园以及银盏旅游片区为近期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总面积137.94平方公里;英德市划定英德市中心城区旧城区、大站片区滨水组团为近期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总面积34.69平方公里;连州市划定连州市中心城区城北商住区、老城商住区、城南商住区以及综合服务及商住区为近期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总面积17.90平方公里。
海绵城市建设,归根到底是一项民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面对各地老旧小区改造、公共设施普遍老化等治理难题,全市住建部门将把海绵城市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有机结合,解决“城市病”的同时,较大程度满足民生需求。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将结合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地下空间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碧道、口袋公园、慢行系统建设等工作,在各类新、改、扩建建设项目中同步落实海绵城市要求,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进行设计和施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是在老城区改造中将抓住市民关心的重点问题,以解决城市内涝、提升城市防灾水平、持续巩固治水成效为突破口,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安全和品质。而在政府计划投资的重点项目中将全部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构建海绵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库,对入库项目重点跟踪管理,切实抓好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和绿地、海绵型建筑与小区、自然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等工程的建设工作。
据悉,我市将建立清远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储备制度,将超过一定规模的项目作为海绵城市建设重点项目进行管理。近期还将结合“三园一城”(广清产业园、广佛(佛冈)产业园、广德(英德)产业园和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生态园林城市、碧道、防洪排涝工程、口袋公园等建设项目,打造一批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来源: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