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开封市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高位统筹推进、全面排查溯源、精准施策整治,全力抓好入河排污口整治,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全市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前期排查、监测、溯源基础上,2023年,开封市按照“取缔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对辖区涉及的87个黄河水系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分类整治和规范,高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截至目前,黄河流域涉开封市入河排污口的87个点位,已全部完成整治方案编制;有81个点位完成排查整治,完成率为93.1%,排查整治进度快于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要求的“在2023年至2025年3年内完成87个点位全面排查整治“。
坚持一域谋全局,高位统筹推进。开封市将黄河入河排污口整治列入污染防治攻坚战重要工作日程,组织召开部署动员会、专题推进会和培训会等,出台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构建起党委统领、政府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确保了工作顺利推进。
坚持对标抓提升,全面排查溯源。开封市对标溯源、整治、销号等工作规范,充分利用“科技+人工”手段对87个入河排污口完成“查、测、溯、治”,做到桥下水下、隐蔽地区有口皆核查,构建起完备的入河排污口水质、水量、污染物种类等基础数据库,并将数据应用与水质改善深度结合,针对重点污染因子开展专项整治,促进了水质持续改善。同时,开封市将排查整治与“河长制”行动相结合,强化区、乡(场)办联动,落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督导责任,层层加力加压,推动工作量、质双提。
坚持治水先治岸,精准施策整治。开封市坚持水岸统筹,开展系统治理。建立生态环境、城管、农业农村、水利部门联动整治机制,做到问题第一时间报送、责任第一时间理清、整改第一时间落实。开封市结合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所属行业及其排放特征以及排口类型,制定“一口一策”整改措施,雨水排口设立标志牌,属地政府加强监管,防止雨污混流;雨污混流排口,采用多样化手段进行溯源,封堵排污口保留雨水口;农村生活污水排口,全部进行封堵,并帮助村民建设沉淀池,推进污水口排放规范化处置。同时,开封市结合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监测、整治工作,加强执法监管,将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溯源工作与违法排污专项行动相结合,对排查溯源中发现的偷排偷放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查处,早整改,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解决了群众身边突出的污水偷排偷放问题。
目前,开封市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部分城镇雨洪排口、农村生活污水排口整治不到位、不彻底的问题。
“入河排污口一头连着河流、一头连着陆地,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闸口’,容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半点纰漏。我们将提高站位、咬定目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探索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新模式,全力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提质增效,守好开封河清水畅的美好环境。”开封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勇说。
据悉,开封市将完善水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考量标准,建立县(区)、乡(镇、办事处)、村三级常态化巡查体系,以及权责清晰、管理规范、监管到位的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县区及部门责任担当,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更大实效。同时,开封市将加强政策宣传,完善各方联动、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更好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形成“共建、共管、共享”推动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高效开展的新格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开封贡献、彰显开封担当。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