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全省国考断面水质、省考断面水质和水功能区水质首次全部达到优良水质标准,实现了“三个100%”的历史性突破,其中国考断面优良率在全国排名同比上升1位,名列全国第一,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个100%’是指全省203个国考断面、142个省考断面、285个水功能区水质首次‘100%’达到优良标准。”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言人,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岳东介绍,其中,成都市府河黄龙溪国考断面水质连续43个月达到Ⅲ类及以上,去年全年又进一步稳定提升至Ⅱ类。
从重点流域水质改善来看,实现了长江、黄河干流及一、二级支流水质总体达Ⅱ类的历史性突破。其中,长江、黄河干流水质连续7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沱江干流水质提升至总体Ⅱ类,Ⅱ类及以上水质国考断面已提升到88.9%,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我省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将如何推进?“我们将着力在推动水环境治理提档升级、水环境质量稳定改善、三水共治成势见效等方面下功夫。”李岳东透露,初步考虑实施“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建设工程,就是以锦江美丽河湖打造、琼江水质持续攻坚、青衣江水生态修复、泸沽湖滨湖生态带建设、升钟湖和赤水河生态价值转换为重点,统筹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修复,水文化拓展与生态经济开发,实现河湖生态系统功能、人文生态旅游功能、生态产业价值功能深度融合。通过三年集中建设,将该工程建成为可复制、可推广水生态保护修复“两山”理念实践示范和美丽河湖示范样板,成为彰显川渝特色的跨界河流联防联控示范标杆。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