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云南省坚持生态化、资源化,坚持以用促治,一村一策,分区分类,突出资源化利用,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曹俊介绍,云南省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州(市)、县(市、区)勠力同心,通过高位统筹部署,全力攻坚;完善治理思路,以用促治;坚持典型引路,整县推进;强化科技支撑,帮扶指导;建立健全机制,强化运维;拓展资金渠道,保障治理等有力举措,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取得积极成效。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落地落实,云南省突出重点,将九大高原湖泊和赤水河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千万工程”示范村、城乡结合部、人口集中、传统村落、具有旅游属性、现代化边境幸福村、道路沿线等村庄作为优先治理区域,以整县推进为主要路径,全力推进治理攻坚行动。同时,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把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把考核结果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省13262个行政村,累计6631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50%,与2022年同期相比,治理率提升12个百分点。
曹俊表示,目前,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天津、上海、浙江等全国先进,对标西部省份四川,还有较大差距。距离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25年治理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治理思路不够完善、重建轻管较为突出、治理资金保障不足等四个方面。
下一步,云南将坚持项目工作法、一线作战法、典型引路法,实事求是,分区分类,科技支撑,加快工作,补齐短板,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全力推进治理攻坚行动。深化治理思路,加强统筹谋划,系统精准施治,以整县推进为主要路径,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力争到2024年底,治理率达55%;2025年底,治理率达60%以上,进入西部前列。
加强协作合力推进治理。加强部门联动,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改厕、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等有效衔接,增强工作的协同性、系统性,全链条推进治理工作,努力解决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脱节的问题。
充分发挥试点示范效应。坚持典型引路,全省推广“牟定模式”“马关经验”,组织实施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奖代补”整县推进试点,组织开展整县推进试点成效评估,以试点效应带动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提升。
不断加强设施运行管护。坚持建管并重,破除“重建设、轻运维”的顽疾,抓牢治理设施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提升村级治理设施运维技术水平,印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运维技术指南。督促指导建立完善县、乡、村的有制度执行、有专人落实的设施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机制。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