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生态环境局与技术单位围绕如何“以空间换时间”,确保污水不入松花江干流为目标,调集人员开展全覆盖实践踏查,组织专家围绕“南阳实践”开展多轮研讨,理思路、定方向、明措施。
“南阳实践”的基本原则是“以空间换时间”“清污隔离”,核心思路在于提前探明流域可用于截流、引流、导流、贮存污染物的环境应急空间,以及可用于应急处置的桥梁、电站、水坝等环境应急设施,形成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并电子化,事故发生时可实现“以空间换时间”支撑应急措施的快速实施。
佳木斯市位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辖区主要河流松花江(干流),主要支流有倭肯河、汤旺河、梧桐河、黑金河、卧龙河、音达木河、英格吐河等。流域为广阔平原区,夏季洪水期江面宽,水流平缓,兼有湖洼特点。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1摄氏度,最大结冻深度可达2200毫米。冰冻天气和大平原地势为推广“南阳实践”经验,提出了严峻考验。
佳木斯市以“南阳实践”破解突发水污染治理难题。
一是着力破解“冰冻天气怎么办”。黑龙江迪诺医药有限公司是佳木斯桦南县一家化工制药企业,环境风险等为重大,风险系数较高。做好其严寒天气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对保障松花江水环境安全至关重要。对此,佳木斯“南阳实践”方案给出了非常科学的应对措施。
专家方案指出,流域结冻期若河流完全冻结,则不具备流动性,污染物无有效迁移路径,应急处置集中在源头封堵和清污。若河流表面冻结,冰面以下存在流动水,首先要源头封堵,封堵涉事企业的清净下水排口、雨水排口、污水排口等,尽量避免消防废水的持续外泄;将企业内残留高浓度消防废水,抽至应急池等暂存,利用企业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接入污水管网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将事故废水控制在园区内,防止事故废水进入园区外地表水体。
其次是筑坝拦截及清污分离,破除事故点下游畜牧场西北临时筑坝点河面冰层,构建土石坝拦截污染团。将高浓度污染团转移至储罐或槽罐车,运至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或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或在临时筑坝点构筑溢流型活性炭坝吸附甲苯。在缺乏物资情况下,可考虑将污染团转移至畜牧场西北坑塘暂存,降低河道污染物负荷,随后进行原位活性炭处理或进一步转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置。
二是着力破解“大平原地势怎么办”。佳木斯铃铛麦河流域穿过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流域地势开阔平坦,固定型环境风险源较多,其中较大风险企业共8家,污水处理厂一家;另外有一段可能涉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路线。流域内主要涉及环境风险物质包括油类物质(汽油、柴油)、酸碱化合物、农药、大颗粒尿素、磷酸二胺、磷酸一胺、硫酸铵等。经识别,在铃铛麦河范围内识别的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总计29个,包括两座水库、17座桥梁、3处临时应急筑坝点、两处坑塘、5处其它设施(灌溉渠、排灌站)。如果流域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两座水库汛期可通过水库库容蓄水,减少下游水量,减轻处置压力。对于桥梁的利用,佳木斯“南阳实践”方案提出,铃铛麦河流域内共识别桥梁17座,其中有8座桥位于风险源上游,可作为应急监测对照点,下游桥梁可用于建立应急处置点,削减污染物;可作为沿程应急监测点,方便样品采集。
应急工程修筑点和引水渠、灌溉闸是大平原地势应用“南阳实践”最佳选择,佳木斯“南阳实践”方案指出,铃铛麦河流域内识别的应急工程修筑点共3处,分别为群利村东南临时筑坝点、星火乡东北临时筑坝点、创业堤防站西南临时筑坝点。其中,群利村东南临时筑坝点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聚集区下游,这处筑坝点河道较窄,交通较便利,若上游发生事故,可在此处进行筑坝拦截污染团,将高浓度污水转移储罐或者槽罐车,随后运送至高新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中低浓度污水则根据污染物性质进行投药中和、沉降或活性炭等吸附,也可转移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星火乡东北临时筑坝点、创业堤防站西南临时筑坝点位于铃铛麦河下游,可用于拦截、处置污染团,或与其周边星火乡东北灌溉闸、星火排灌站等联用分离处理污水。
涉及类似铃铛麦河大平原地势的松花江支流还有阿铃达河、音达木河、英格吐河等河流。对此,佳木斯“南阳实践”方案充分利用临时筑坝点、坑塘、闸坝等设施给出了明确应对措施,为第一时间有效应对和处置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突发事件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