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退休了还能担任民间河长,作为楠溪人,一定不遗余力保护母亲河。”戴送福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近日,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大若岩镇,他和王碎奶、陈飞、陈小静等4位全国人大代表接过聘书,一起成为保护永嘉河湖的民间河长。
“悠悠三百里楠溪,有山皆绿、无水不清”,楠溪江是国家级风景区中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风景区,为保护一江清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楠溪江中上游就禁止一切工业项目进入,2020年《温州市楠溪江保护管理条例》实施。
政府和民间合力守护母亲河,在永嘉早已成为共识。当天,永嘉县治水办、县河长办、大若岩镇、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相关负责人、民间河长代表,以及当地村民40余人,参加“筑梦幸福河湖”主题活动,就践行绿色生活共护生态楠溪话题展开探讨。
王碎奶是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见证并参与了茹溪河从“牛奶河”到“畅流河”的转变。她表示成为民间河长后,将发挥余热,为桥头的灯明路宽河水清继续努力。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陈飞因把竹篮拎到北京而出名,他一直致力于消灭楠溪江白色污染。近年来,楠溪江流域白色污染减少,他很是欣慰。随着来楠溪江的游客越来越多,陈飞护河有了新重点,让游客下水带上“跟屁虫”,保障安全。
全力护水,楠溪江畔的村落,溢出富民效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陈小静所在的岩坦源头村是浙江省第一个零污染村,而陈小静也是8公里源头河的行政河长,对河道整治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体会特别深,她说:“环境好了才有人流、物流和经济流,源头村尝到了环境整治的甜头,接下来会带领村民组成的绿色环保志愿队加大巡河力度,进一步提升源头村的生态环境。”
作为“河长制”发源地,浙江省率先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探索“双河长”治水机制,招募群众担任民间“河长”。2007年自发成立的永嘉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里,就有超百名民间“河长”。16年来,永嘉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从68名志愿者壮大到四千多人,一年百场环保宣讲,每月三次净滩,一周两次巡江成为常态。
“加上新上任的4位民间‘河长’,楠溪江护河底气更足。”永嘉县水利局副局长、县河长办副主任陈北介绍说,永嘉已有43名县级河湖(库)长,360名镇级河湖(库)长,610名村级河长,542人担当民间“河长”,为生态环境建设出谋献策、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