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城市内涝之困,海口怎么解?
城市内涝之困,海口怎么解?
发布日期:2023/10/31 11:13:26
    近年来,城市内涝治理问题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以10月份的强降雨为检验,记者近日采访了海口市相关单位,探究海口排水防涝能力的现状与变化。

    现状

    有人欢喜有人愁

    10月11日,海口新海港12小时雨量达到211.3毫米。这是什么概念?当天,海口市气象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而这一级别的暴雨预警指的是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距新海港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的cdf海口国际免税城,同样大雨倾盆。

    郑海珠一路巡视过去。新海港同往常一样没有积水,而往年总积水的免税城一带经过积水点改造,这次也没有积水。这让她有些欣喜。

    同一天,在和平南路六合大厦上班的许小姐却心情糟糕:“积水导致交通拥堵,好不容易到了公交车站,却发现路面积水太深,根本不敢下车。”

    那天,滨海大道世贸大厦附近的一家报刊亭,老板黄勇静坐亭内,心态平和地看着门前的积水很快消退。

    黄勇经营的报刊亭地势低,过去5年,他深受积水困扰。直到今年5月,海港路北段(滨海大道至海边)市政道路项目完工,黄勇的眉头才舒展开。

    同为个体户,万国西路某商店老板胡先生却十分发愁。

    义龙路万国西路片区也是积水重灾区。“平常一天销售额有一两千元,下雨积水时没人靠近,只能卖一两百元。”胡先生说。

    群众切身感受到的城市排水能力,如果用专业维度,怎么评判?

    海港路北段(滨海大道至海边)市政道路项目设计方佳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黎锐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该路段的管道建设于10多年前,改造前,管道建设标准为2年一遇,此次改造后为5年一遇。

    “多少年一遇是通过对以往的降雨数据进行公式推演而来,考量因素包括降雨历时和降雨量。”在2022年参与编写《海口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给排水设计师赖文蔚说,例如5年一遇的标准中,1小时降雨量为69毫米;50年一遇的标准中,这一数值是115毫米。

    分析

    多种原因叠加

    10月21日上午,海口再下大雨,降雨区主要集中在龙华区和秀英区。10时05分,海口市气象台将暴雨“橙色预警”变更为“红色预警”。

    那天,郑海珠巡查的第一个点位是海瑞桥下。

    到达时,海瑞桥下已有30厘米至40厘米深的积水。郑海珠和同事赶紧立起警示牌,引导车辆从桥上通过。

    “海瑞桥地势陡然降低,过去逢雨必涝。但在增加了地埋式排涝泵站之后就很少积水了。”郑海珠说,不过21日那天,受到潮位顶托影响,管道的水不易排出,才导致再次积水。

    尽管已经改造,依然不能保证一定不会积水。海瑞桥的情况,投射出海口易涝的一大主因——海潮顶托。

    海口系热带滨海城市,且靠近海边的地形地势低平(地面标高约2.5米至3米)。而海口多年平均最高潮位2.13米,最高达到3.64米,极易受到海潮顶托。“一般潮位2米时排水就受海潮顶托影响。”海口水务局排水管理科负责人介绍。

    除此之外,海口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海口主城区内,河水网络呈现出“二横五纵”的分布格局。其中“五纵”包括南渡江、美舍河、龙昆沟、秀英沟、五源河,是海口排水的主要通道。而龙昆沟和秀英沟两大“动脉”每逢5年一遇降雨时流域产生的雨量约为200m3/s(立方米每秒)和80m3/s,但现下河道过流分别为45m3/s和20m3/s,排水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流域范围内的排放不及时而造成积水。

    “再者,在1999年全市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之前,建设的管道都是雨污合流。”该负责人介绍,这意味着,一方面污水挤占排涝通道,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污水污染环境,管道下游设有闸门,如果降雨时闸门开启不够及时,也会影响排水。

    该负责人表示,排水管道跟市政道路同步建设,部分新片区的市政道路还没有建成,排水设施就没有运行。这也是部分地方积水的原因。

    “排水是一个系统工程。”赖文蔚说,排水系统包括源头调蓄、下游泵站、海水顶托等等,每个环节都会影响排水效果。因此,改造也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

    改造

    打“有准备之战”

    近2个月来,因为门前的工程围挡,胡先生的生意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但听着“突突突”的器械声,他却充满期盼。

    门前的工程,是义龙路片区及万国西路积水点改造工程。完工后,这片区域将摆脱多年的易涝积水问题。

    记者从海口市水务局获悉,针对性规划的21个积水点改造项目中,已完成积水点改造项目3个,施工或准备进场施工项目10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项目4个,谋划阶段项目4个。

    胡先生最关心的义龙路片区及万国西路积水点改造工程在今年8月启动,是对义龙西路、义龙东路、万国西路共3条道路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总长约1.7公里,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

    在编写《方案》前,中规院也研究、考察了国内一些排水好的城市经验,例如武汉、漳州、泸州等。

    但好的经验不能完全照搬。如何落笔,还要结合海口实际。

    赖文蔚以武汉举例:“武汉建设‘海绵城市’,是从源头小区开始改造,让降水尽量在小区就地吸收。但这一方案的前提是武汉排水系统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好,这一条件海口目前并不具备。”

    “海口更主要的问题是水系不通畅、管道存在卡口。”他认为,海口降雨有自身特点,即时间、空间分布极度不均。这意味着,除了常规排水防涝体系之外,应急抢险工作也要跟上。

    “针对积水易涝的情况,我们总体的治理思路是‘南蓄、中疏、末排’。”海口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蓄”指依托城区南部上游渗透性较好的火山岩地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发挥其蓄滞雨洪功能。“中疏”指以现状排水管网、自然地形和规划标高为基础,完善片区水域排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末排”是指整治荣山河、芙蓉河、道孟河等东西两翼主要排涝通道,消除秀英沟出海口段等局部河道的“卡脖子”点位,提升行泄通道的排涝能力,对于易受潮水顶托的低洼区域及河段,设置排涝泵站强排,确保高潮位顶托下的排涝安全。

    上述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日常以海口市排水设施事务中心现有积水点监控管理平台为基础,增设液位计、监控设备及泵站PLC装置,提高城市内涝信息化管理工作。在应对极端天气时,结合精细化地表模型与排涝水利模型,历史积水点数据滤定,分析城区的内涝风险区域分布,打“有准备之战”。


来源:海南日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10个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拟获中央财政
河北再添15个省级美丽河湖,总数已达26
重庆沙坪坝智慧防涝系统发力 南开下穿道“
宁波石化开发区工业污水可“指纹”识别
连续4年全线水流贯通 京杭大运河 水清岸
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三阶净化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步阻断污染链!汛期污染防治这么做!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
如何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这场发布会作出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