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摇曳的美人蕉、绽放的千屈菜、翠绿的马蔺……这些植被在点“靓”环境的同时,也承担起了辅助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等实际功能。自2016年4月,天津市获批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天津高新区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走向纵深,渤龙湖科技园绿地海绵改造项目建设已取得显著进展。
天津高新区渤龙湖科技园绿地海绵改造项目位于渤龙湖区域,涉及高新五路、节点公园、高新七路、日新道、中心庄路、康泰大道、神舟大道以及惠新路,共计7条道路和1个节点公园,改造路段总面积约70.65公顷,总长约9491米。
在渤龙湖科技园的道路两侧,雨水通过开孔侧石、暗涵等,流入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等海绵设施,并通过初雨弃流设施、排盐设施等,经生物过滤介质层和碎石层过滤下渗,最终由溢流井连接管排入现状雨水管网,充分发挥绿地等对雨水的吸纳和缓释作用,有效提升了城市蓄水、渗水和涵养水的能力,实现了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一套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在这里实现了顺利运转。
据介绍,天津高新区通过因地制宜开展项目设计,加强多专业协同及多目标融合,全生命周期优化设计,同时严格项目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积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致力于将渤龙湖片区改造为依托海绵城市因素的滨海新区活力带。如今,在这里海绵城市建设与周边环境、景观自然融合,焕发出整片区域的勃勃生机。
来源:天津高新区